第1章 銜玉而生

康熙三十五年,七月十五日,紫禁城。

烈日炎炎,禦花園中的茂盛花木毫無生氣地耷拉著,燥熱的空氣中彌漫著焦灼不安的情緒。

已過不惑之年的康熙穿著一身明黃色龍袍,站在禦書房門前的台階上,雙手背在身後,眯眼望著頭頂湛藍天空上的大太陽,眼中盛滿了憂愁。

站在他斜後方的貼身太監梁九功撩起眼皮瞅了一眼帝王偉岸的背影,又微微擡頭瞥了一眼上方明晃晃的青天白日,忍不住在心中搖頭嘆氣:

“自打今年入夏以來,京城中的雨水就極少,如今已經連著快一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了,萬歲爺虔誠的親自步行到天壇上求雨,又每日只吃一頓膳食,以求可以感動長生天降下甘霖來,可天子祈雨怎麽會沒有效果呢?這萬裏無雲的大晴天,哪裏是要下雨的樣子喲!”

“梁九功,你快扭頭往東邊看,那邊是不是飄來了一片烏雲?”

康熙突如其來的驚呼聲打斷了心腹太監腦海中紛亂的思緒,梁九功忙舔了舔發幹的嘴唇,往前快走了兩步,踮起腳尖往東瞅,這一瞧可把他驚得眼睛都瞪大了。

“萬,萬歲爺,那還真的是烏雲啊!”

梁九功用右手揉了揉眼睛,看清楚東邊天幕上的黑色後,忙扭頭對著康熙激動地喊道。

“這下可好了,老天爺總算是有要下大雨的跡象了。”

兩個月前,康熙剛剛帶著清軍二次征討噶爾丹回京,連年戰事使得國庫存銀消耗殆盡,他可是生怕今夏再發生旱災,到時候又得撥銀子賑災,那等他下一次親征準格爾時,國庫銀糧就變得更加吃緊了!

如今瞧著天空馬上就要降下傾盆大雨了,康熙一連懸空提了好些日子的心總算是“撲通”一下落回了肚子裏,不由用右手捋著下頜上的短須朗聲笑道。

“皇上,奴才咋覺得那烏雲似乎是停在東宮的方向上不動彈了呢?”

梁九功向來心細,盯著厚重的烏雲看了幾眼就瞧出不對勁的地方了。

聽到心腹太監的納悶話語,康熙又定睛往東望,發現還果真如梁九功說的那般,從東邊飄來的那片烏雲就像是被定在毓慶宮的上方了一樣,翻湧的烏雲伴著細長曲折的銀白色閃電竟生生營造出了一種志怪話本中描寫的仙人要歷劫的氛圍。

“這是咋回事兒啊?”

仰頭四望,看著萬裏晴空中唯獨東宮上方飄著一大片烏雲的奇怪景象,康熙忍不住蹙著眉頭不解的喃喃道。

“萬歲爺,萬歲爺,奴才給萬歲爺請安。”

這時一個身穿藍色布袍、頭戴紅纓帽子,約莫看起來十二、三歲的小太監,邊跑邊喊,呼呼歇歇,喘著粗氣快步跑到了禦書房門前。

梁九功認出來人正是他的徒弟——毓慶宮太監總管何柱兒整日帶在身邊悉心教導的小徒兒——平安(小安子)。

“狗奴才,你個沒規矩的!在萬歲爺跟前怎麽一點兒都不穩重,咋咋呼呼呢!”

梁九功瞪了小安子一眼,佯裝怒意地罵道,而後又小心翼翼地瞅了康熙一眼,生怕這個小徒孫惹怒心情剛剛好轉的萬歲爺。

“發生何事了?怎麽會如此著急?”

康熙對東宮向來重視,對跟在儲君身邊辦差的宮人也寬容幾分,他沒有呵斥小安子的冒失,只是又擡頭瞥了一眼東宮上方的烏雲。

小安子也知道自己的失禮之處,可事態緊急,他也顧不上其他了,聽到帝王問話,立刻撲通一下跪在發燙的青石板地磚上,焦急地開口喊道:

“萬歲爺,大事不好了,我們太子妃娘娘見紅了,現在已經進產房了,可太子殿下不在毓慶宮中,奴才的師傅就打發奴才前來請您到毓慶宮中坐鎮。”

“什麽?現在不是才八個月嗎?保成媳婦兒咋就要生產了呢?”

聽完小安子的話,主仆二人的眼睛瞬間齊齊瞪大了。

康熙震驚的急呼一聲,兒媳婦肚子裏的孩子可是他寶貝兒子的頭胎啊!一丁點兒差錯都不能有的呀!

他顧不上聽小安子回答,忙三步並兩步地踩著青石台階往乾清宮東側門疾走,梁九功也擡起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快速邁步跟上。

俗話常說:“七活八不活。”

在如今這個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八個月大的新生兒比七個月大的難養活,東宮這個小娃娃正危險著呐。

頂著明晃晃烈日,跟在康熙、梁九功身後往東跑的小安子,邊緊張地吞著口水,邊在心中默默祈禱著:老天爺保佑啊!可一定要讓他們太子妃娘娘平平安安生產完呀!

……

約莫一炷香的功夫,東宮上方出現天氣異象以及太子妃瓜爾佳氏早產的消息就隨著燥熱的夏風,傳進了東、西六宮。

佟佳貴妃、惠、宜、德、榮四妃紛紛派機靈的小太監前去毓慶宮打探消息,就連整日在寧壽新宮中養老、不關心宮中事務的皇太後都給驚動了,太後娘娘琪琪格忙將自己的心腹——烏仁嬤嬤派去東宮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