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31(第4/5頁)

不出意外,他們被皇帝數次刁難,但好在有老首輔出面,護住了他們。

可仍舊有幾個同窗因此而喪命。

其中一個死去的同窗,甚至是孟伯言認識許多年的同鄉。

得知他們被殺的消息,孟伯言年輕澄澈的眼睛裏滿是淚水。

隨後他跟自己的這幫年輕同窗們說道:“諸位,我們要去江縣,但在去江縣之前,我們得回一趟書院。”

一個同窗學子看向孟伯言,愧疚道:“伯言,這次是我們拖累你了。你比我們有文采學識,性格也沉穩,若非我們私底下計劃遊/行的事情暴露,惹來那幫官員追查,你也不會貿然站出來幫我們出謀劃策,浪費大好前程。你放心,只要你想重回書院,我們都幫你去找夫子求情。”

“誰說我要重回書院。”

孟伯言眼睛裏浮現出炙熱的神采:“我們回書院,是要帶著全書院的學生和夫子們一起,投奔江縣!”

啊?

學子們都被孟伯言這個大膽的行徑驚呆了。

金洲書院足足有上百號師生,大家怎麽會願意一起逃離金州呢,那可是叛逃啊!

事實證明,他們願意的。

或者說,有人憑借他自己年輕、炙熱的魅力,帶領著一幫師生‘投奔明主’。

“我知道,夫子們怪罪我不顧前程,同窗們覺得我沖動任性。但金洲書院的師生們,大家睜眼看一看這淒慘的亂世,再想一想,我們這麽多年寒窗苦讀,為了什麽?為了平步青雲,為了一展抱負,但絕對不是為了苟且偷生、委身昏君朝堂!”

孟伯言回到金洲書院,把江縣的相關消息和師生們一一分享,隨後雙眼發紅的看著自己的夫子:“我孟伯言十年苦讀,絕對不浪費一滴筆墨在那昏君身上!老師,我聽說江縣那個地方,重用人才,免費讀書,學子們畢業後,甚至還給分配田產、房屋!這才是我們該去的地方啊!我們還年輕,我們要去對的地方,傾盡自己的畢生所學,才不辜負筆墨良知!大晉完蛋了,我們不能跟著它一起潰爛。”

“真有江縣這麽好的地方?”

“一個長者說的,絕對沒錯。”

“伯言說的沒錯,咱們還年輕,咱們不能跟著大晉一起完蛋。”

“去江縣!”

提起亂世,人們總要再唏噓一句,書生無用。

可絕對不是這樣的!

筆杆子裏裝著的,是筆墨風骨,是文心脊梁!

看看此刻的孟伯言,再看看金洲書院裏年輕振奮的學子們,就該知道,這群年輕人有多麽充沛的力量。

年邁的夫子們看的很恍惚。

時間倒退數十年,他們也曾這般年輕、熱血過,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就老了呢?

但書院裏永遠會有年輕的學子。

在外面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上演的事情,永遠可以發生在書院裏。

年輕人的信仰一文不值——

但也可以無堅不摧!

當天,金洲書院的院長談行知,帶領金州書院三百余位師生,連夜離開書院,朝著江縣出發。

上千余裏的路程,他們一幫老的老,小的小,竟然也不覺得害怕。

路上,還遇見了很多流民。

一問才知道,大家的目的竟然都是相同的——

都是去江縣!

他們當中,有士兵,有商戶,有逃離賦稅的百姓流民,甚至還有富家翁、工匠,以及一些小官員!

這些人毫不例外,都風塵仆仆,形容邋遢。

但他們臉上的表情卻並不絕望,甚至……帶著小心翼翼的希望。

這亂世有多苦,唯有身處其中的百姓們心裏最清楚。

先前被迫離家、毫無目的逃離的時候,這些人也是迷茫的、崩潰的、絕望的。

直到他們聽到了江縣。

“我們同村的一個嬸子,聽以前在天祝山做過奴役的可憐人說的,江縣那個地方啊,好的很呐!神仙好地方!”

“我們是從洛州過來的,聽一個來這邊討生活的涼州人說的,江縣的糧食畝產量有五百斤,家家戶戶都吃白面饅頭,頓頓有肉和炒菜!”

“江縣人熱情的很,只要去了你肯幹活兒,都會給口吃的。”

“我是當兵的,朝廷不給吃食,還貪汙我們的軍餉軍需。家裏人走散了,兄弟們也都被打死了,實在沒地方去,聽說江縣武器好,對士兵也好,我就決定去看看。”

“別不信,江縣就是這麽好,跟我說這事兒的,也是個可憐苦難人,不會騙人的!”

“肚子餓了也再咬牙撐一撐,到江縣就能活下去了。”

“我信!我信!妹子,這日子太苦啦,我總覺得,不該這樣。這麽大的地方,不能處處都不給老百姓活路,總得有個地方,能讓咱活得舒坦一些,你說對不對?”

人們互相攙扶著,眼睛裏滿是對江縣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