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127(第3/4頁)

至於迎合陛下傳功,不僅有損自己的清名,而且還走的戰戰兢兢,誰知道未來會不會把自己折進去。

正途嗎?

陳庚年聽到這話,沉默片刻,自嘲道:“若是下官真循規蹈矩走大人所說的正途,如今又怎麽有機會站在這裏,聽老大人一番規勸呢?定州的瘟疫,怕是也輪不到下官來插手。”

徐亨聞言微微一怔。

隨後驚異的又看了一眼陳庚年,他琢磨不透對方這個‘不走正途’究竟隱藏著多少含義。

但雙方終究也只是點頭之交,很多話也不適合聊的過深,最終徐亨只是笑道:“看來是本官老了,這人一老了,話就會忍不住多了一些。”

陳庚年聞言正欲開口。

徐亨搶先一步擺擺手:“本官心裏都知道的,一路舟車勞頓,陳縣令去歇息吧,稍後我會命人去給你送膳。”

既然人家都這麽說了,陳庚年就不再多言,他謝過對方,隨後進了內閣的廂房。

他本以為自己和這位老大人只是一面之緣,點頭之交,此後怕是再也不會有所交際。

但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麽奇妙。

正是這簡單的一面之緣,造就了日後的一段堪稱傳奇的君臣佳話。

此是後話,暫且不談。

等陳庚年去休息以後,老首輔突然對這個年輕的後輩產生了濃濃的好奇。

這個江縣,究竟是什麽地方,能養出這般驚才艷艷的青年才俊。

短短兩個多月,這位年輕的陳縣令,先攻下天祝山叫板祁王,迅速成為陛下的應夢賢臣,又強勢拿下定州、隨即為了籠絡住皇恩,幹脆利落轟破永州的大門。

今日在大殿上,此人看似荒謬,但抽絲剝繭般分析他的言行,不難看出,他的目的很明確——

在皇帝的庇佑下壯大己身。

江縣那些騎兵、火藥武器,又是從哪裏來的?

不管是出於個人好奇,還是身為當朝首輔,徐亨都要對陳庚年此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皇帝瘋了,他作為臣子,無法正面抗衡。

但朝堂百姓都需要他,徐亨不能絕對無動於衷。

當天,陳庚年在內閣休息的時候,徐亨帶著閣臣們開了一個小會。

關於陳庚年、關於江縣的資料,在被一點點收集,想來不久後,便會傳回內閣。

而陳庚年休整一晚後,去和皇帝辭行。

他自稱‘獲得了陛下的傳功’,讓皇帝心情十分暢快,當場恢復了他江縣縣令的官身。

皇帝還特地擬旨昭告天下——

他的肱骨賢臣陳愛卿,將為他解決定州的瘟疫,因為陳庚年獲得了他的傳功。不出三個月,天下瘟疫都會被解決,還百姓一個安樂盛世。

此消息一出,整個大晉嘩然。

有人怒罵,有人嘲諷,有人驚疑,但話裏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陳庚年又並非是神醫,他憑什麽能治療好瘟疫?!

難道憑借皇帝傳送的神功嗎?

開什麽玩笑!

沛縣。

收到消息的祁王眉頭狠狠蹙起,最近因為陳庚年轟破永州大門,他狠狠丟了臉面。而且全天下都知道了,永州缺士兵,他的大本營守備不足。

“不管陳庚年和皇兄在玩什麽把戲,且讓他蹦跶。”

祁王冷聲道:“本王不能再繼續耗下去了,要進一步擴軍!傳令下去,從永州開始,還有其余那幾個我們打下的州城,都要開始擴軍。凡年齡在15到30歲的適齡男子,只要身體無恙,一律充軍!”

一時間,永州往東、往南的數座州城,家家戶戶全部遭殃。

凡是有適齡男子,都得充軍,不然就要面對官府高額的稅糧、稅銀征收。無數百姓苦苦哀求,卻起不到任何作用。

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裏,祁王征兵五萬。

靠著這些兵馬,他又打下了北方京師附近的數座州城,再次征兵五萬。

這仿佛開啟了某種惡性循環。

皇帝一方兵馬不足,於是也有樣學樣,不顧朝臣阻攔,開始在金州強行征兵。

足足百萬人口的金州,短時間內給朝廷擴充了十多萬的兵力。

皇帝嘗到甜頭,命令金州附近的州城繼續擴軍。由於軍隊數量激增,糧食不足,於是又命令天下各方州城向金州‘繳納稅糧’。

一時間,百姓民憤四起,無數人為躲避高額的稅糧,逃亡流離。

而一些受不了皇帝壓榨的州城,則是紛紛起義,各自稱王建國。

更令人瞠目的是。

擁有千年世家底蘊,京師的第一世家顧家,宣布謀反。

顧家那位在南方深耕十年,統領大晉水師的年輕將軍,顧金,帶領十萬水師,隔著長江和金州遙遙對峙。

皇帝為了躲避祁王,從京師逃往金州。

卻不曾想到了金州後,又遇見新的‘猛虎’,一時間氣的在行宮裏歇斯底裏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