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1(第2/6頁)

陳庚年深吸一口氣,這會兒也顧不得別的了,別管借口合不合理,先都組建起來再說。

要不然將來被團滅了怎麽辦!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無視辦公房裏一群目露震驚的屬下,繼續說道:“招兵事宜,孫成配合李泉去完成資料整理登記。胡銘坐鎮衙門,我不在的時候負責統籌,除了負責原本的民生經濟發展之外,江縣馬上要和涼州那邊合資辦廠,這事兒也由你來對接跟進。邵安,你們工房必須加快城建速度,未來三個月內,要把城墻修繕完畢,主城門預留三十個炮/台點位,除此之外,城區內的醫院、學校跟進建設,縣區村村通水泥路也要盡快修繕,修繕好以後組建牛車交通設施。趙強,你們禮房負責全民戰時科普,稍後我會列出個章程,等醫院、學校建設好以後,即刻開始招人。醫院的人不僅要負責民生疾病治療,還要學習應對戰場傷亡救治。學校的人,上午在學校上課,下午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在全縣區掃盲。等醫院、學校,村村通水泥路和交通設備都建立起來以後,從今年秋天開始,縣區稅收從一成提到兩成,這一點跟百姓們解釋清楚,提高的稅收,將來會用於孩子上學保障、醫療治病補助等等。但若是遇見戰時,稅收會優先考慮用於組建軍工。還有,征兵入伍的男丁,家裏有一半的田地可以免賦稅。”

聽完這些安排,整個辦公房裏一片靜默。

相信每個人都在內心消化著這些龐大的內容,同時心裏有無數的疑問。

而且,這些工作一旦鋪開,接下來整個縣區就又要熱鬧起來了。

但好在,陳庚年是一把手。

他性格雖說並不強勢,但在這兩三年的時間裏,衙門早就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運轉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縣太爺怎麽說,那就怎麽做!

因此,見大家沒人說話。

他反問道:“還有什麽疑問嗎?”

眾人猛然驚醒,紛紛表示沒問題。

唯有李泉遲疑道:“縣太爺,那,招兵的由頭是什麽?這麽大數量的招兵,如何跟縣區裏的百姓解釋?建造兵工廠,也需要招募相當一部分百姓來工作,那這事兒就不可能守住秘密。”

這確實是個大難題。

其實陳庚年心裏清楚,他現在就是走的太急切了。

發展民生經濟的時候,雖說他走的也快,但一切都有計劃,他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

可系統預警來的毫無預兆,又是關乎縣區存亡的大危險,容不得他慢慢來,只能迅速組建軍工實力。

但這個時候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江縣人真的太少太少,連兩千兵力都組建不出來,還得去外面招募。至於兵工廠,最穩妥的辦法,是跟百姓的生活分開的,但如今這個情況,也沒得選。

戰事緊迫,既然人少,那就往‘全民皆兵’的路子上走吧。

和平年代,大家好好過日子,起了戰事,每個人都得是兵。

“就說,有威脅到縣區存亡的戰事即將發生,呼籲符合條件的百姓們征兆入伍,保護家園。”

陳庚年揉了揉眉心:“至於兵工廠,把江縣所有鐵匠鋪的工匠,都臨時收編進來吧,不夠的再另行招募。簽署保密協議——算了,這估計沒用,小縣城這地方,瞞不住的。把兵工廠招募的人打亂,分在不同的廠區,做不同的工作,互相之間不互通信息。”

說完後,陳庚年擺擺手:“行了,富先生留下,其余人都趕緊行動起來吧。”

於是這場急匆匆開的會議,立刻急匆匆散了。

因為工作量太多,大家都急於趕緊整理出來思路,然後去實施推進。

等所有人都走後。

陳庚年看向富春,問道:“先生可知道,哪裏能買來鐵礦,以及戰馬?”

這兩樣,都是很‘要命’的東西,私自大量購買,被朝廷發現,絕對是要殺頭的。

“草原和大晉之間,涼州正北部方向,有一座鎮山關,這是雙方的國界分割點,大晉和韃靼族都有派遣人鎮守。但婁獻在那邊說不上話,因為鎮守在那裏的大晉將軍王鐸,暗中投奔了祁王。所以這件事,我們沒辦法找婁獻幫忙。”

富春嘆了口氣:“我們與韃靼雖然是世仇,但也有馬市貿易,並非官府牽頭,而是兩地百姓、士兵們自發打通的貿易。韃靼缺衣少糧,但戰馬、礦石都很豐富。我們江縣的棉衣、糧食,在那邊大受歡迎,用這些物資,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換取很多好東西。可咱們要的太多,不見得能行,畢竟馬市太小了。”

陳庚年聞言蹙起眉頭。

但沒等他開口,富春又說道:“請縣太爺放心,我早些年去過那邊的馬市,也算知道些門路。接下來,我打算親自去一趟那邊,盡力多買些戰馬和鐵礦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