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099(第3/5頁)

“咱縣太爺啊,手段厲害著呢!不然為什麽叫商貿一體化步行街?有商有貿有渠道,這以後就是咱江縣的‘金子一條街’啊!”

聽著這一條條解讀,很多江縣人都驚呆了。

他們本以為,這兩年上工賺了不少錢,如今這一看,還有更厲害的賺錢門道啊!

上工賺錢,哪有自己給自己賺錢來的舒坦。

看看最先搞村作坊的縣前村,如今剛過了年,全村都開始蓋磚瓦房了。

包括大江村,也因為開磚瓦窯發了大財。

雖然自己單幹很累,而且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氣魄和膽量。

但總有人敢走在最前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李家村。

縣衙最近又有大動作,剛好最近這幾天下春雨,大家都在家裏休息。

於是,李福召集全村人開了個會。

村裏的會議還算是簡單,一家各出一個人,來村長院子裏,至少要充個人數,知道村裏決定幹啥。出主意的,還是那群公認‘有本事’的。

至於今天的會議主題——

咱李家村,打算做個什麽賺錢的營生呐?

李福家重新修繕過,漂亮嶄新的磚瓦房,很氣派,院子也很寬敞。

李家村人擠在院子裏,一個個神情振奮,精神狀態好的很。

能不好嘛!因為聊得是賺錢的事兒!

“蔬菜啊、雞蛋啊、雞鴨鵝運輸還是算了,估計能賺錢,但肯定賺的不多。”

“要不去涼州那邊看看,有啥稀奇東西,進點貨回來,在商鋪街開個店?”

“不太靠譜,一是投入量太大,二是不見得能賣出去。”

“我聽說縣前村人已經去租賃倉庫,準備把麻布往涼州運送了,他們村那個吳四娘,厲害的很,不僅手藝好,人辦事兒也利落。聽說那些麻布,都是她在負責抓生產。”

“還有大江村,田大山也是個有本事的,把磚瓦窯停了,重新去種紫雲英。他們村今年連棉花大豆都不種,只種紫雲英。要我說這事兒辦的可真漂亮,物以稀為貴,他們村又懂種植。後面那些蜂蜜啊,紫雲英種子啊,走物流廠子的渠道,送去涼州肯定能賺大錢!估計下一步也要在商鋪街開蜂蜜店。”

“別說人家啦,咱們村幹點啥呢?”

大家一通商議,也都沒商量出來個所以然。

李福也眉頭緊皺。

主要是他們村是李家村啊!他們已經走在了大部分江縣村子的前面,他們是有野心的,得幹點真正賺錢的活兒!

可李福一時間也沒思路,只能偏過頭問張阿花:“阿花,你有想法嗎?”

張阿花嘆了口氣:“做生意這種事兒,就得鉆營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賺大錢。要不然就得跟別人拼價格,拼力氣。可要做別人沒做過的生意,哪裏是那麽好想的。”

眾人聞言,都有些發愁。

主要是這日子好了,也閑不住,看人家都賺大錢了,眼饞呀!

這時候,人群當中有個女孩兒遲疑著開口:“村長,花嬸子,我倒是有個想法,但我不知道可不可行。”

是阿燕。

去年年初,作為第一批來江縣的流民,她被分到了李家村,幫李家村燒磚窯。一年期限滿了以後,她在江縣正式落戶,如今已經算是李家村的人了。

阿燕的娘,以前在大戶人家當丫鬟,所以阿燕識字,也算有一點見識。

來到李家村以後,因為辦事麻利,思路也快,再加上是個年輕俊俏的女孩兒,頗受歡迎。

李福眼睛一亮:“說說看。”

阿燕受到鼓勵,說道:“剛才花嬸子說,做生意要鉆營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賺大錢。這讓我想到,咱江縣因為缺水幹旱,所以沒有河。以前我在定州的時候,那邊有一條定河,裏面產魚蝦,不管逢年過節還是家裏來客,那邊買不起豬肉,待客都用魚來招待。去年我來江縣的時候,聽縣衙禮房的差役們講故事,說縣太爺曾經說過,以後江縣會變成沃土,能有水渠,甚至還可以種水田水稻。水稻咱們都不會種,但咱們可以養魚啊!正好,大食堂不是開業了嗎,說不定他們做菜就需要魚,咱們可以跟大食堂合作。或者,幹脆把魚拉去涼州賣。涼州也幹旱,魚肯定是個稀罕東西,價格也能賣的高。但唯一麻煩的是,咱們得自己挖魚塘。”

挖魚塘確實麻煩。

但李家村坎兒井多啊,那麽多坎兒井的水,平時不用也是浪費,挖個大魚塘填滿水,並不是沒可能!

阿燕這話,讓院子裏李家村人都心動了。

這還真是個賺錢的好營生!

“我覺得可行,剛好趁著今天休息,咱去縣城,去逛逛大食堂,再去商貿街打聽打聽別人準備做什麽生意。”

張阿花聽完這話也很激動啊。

她贊賞的看了一眼阿燕,這姑娘不僅模樣好,而且秀外慧中有想法,想著他們家小泉兒年紀跟阿燕正合適,於是她就動了心思,索性拉著阿燕,跟村裏人說道:“來來來,咱再多來幾個人,去縣城逛逛。指不定阿燕這主意真能成,以後咱們村都得指望著阿燕發大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