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090(第2/6頁)

現在這片區域足足有十幾個小型廠房,四周圍曾經是荒地,如今都被鋪平,開拓出道路。再距離工廠遠一些的地方,準備建幾條街區民巷,以後這邊就是各種商貿廠子倉庫,以及新住宅區混住。

除了一部分願意搬遷過來的居民之外,大部分的民房,都會住著來這裏上工的工人。

棉紡廠。

機器的運作聲不斷,裴家姐妹倆紡織、刺繡技術超群。雖然說棉花是新型織布材料,但經過陳庚年的指點,二人很快就能熟練上手,並且還帶起來了十幾個繡娘學徒。

棉花從地裏摘出來,到紡織成布,需要的工藝比苧麻精細繁瑣多了。

要不然前些時候,裴仲也不會急吼吼盼著陳庚年來指導著過一遍工藝。

首先,棉花從地裏收出來,曬幹以後,要先過一道‘清潔’工序。

雖然陳庚年叮囑過,讓他們摘棉花的時候小心點,但其實棉花這東西啊,黏連問題很嚴重,想要全部避免黏不上一點雜質,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個就需要用到‘腳踏梳理機’。

它是一個由帶有鐵絲的滾筒弧面梳板組成的梳理台,把棉花放進去以後,用腳蹬踏板,就可以運作,將棉花裏的碎屑、枝葉等等臟東西過篩。

篩過以後,要把棉花放進‘軋花機’裏脫籽,這個同樣是需要踏板操作。

原理也算是簡單,軋花機上有兩個工作軸,一個是木軸,一個是鐵軸。木軸旁邊安裝手搖曲柄,鐵軸旁邊安裝有飛輪作用的十字形木架。工作時候,一手轉動曲柄,同時腳踩踏板,木軸和鐵軸互相反向相軋,棉花和籽就會被分離出來。

棉花籽可以當做種子,拿出去賣給百姓。

至於脫籽的棉花,要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彈棉花。這個目前沒有機器可以完成,只能通過人力。而且這個活兒非常累,要用到大木弓、木槌。木槌在大木弓上狠狠敲擊,敲擊帶來的震顫感,把棉花彈得又松又軟。

要是制作棉被,那就得用鏟頭把棉絮固定,再用木質磨盤把棉絮壓平貼,就能制作出棉絮被了。

但如果要紡棉線的話,就不用以上工序,直接把彈好的棉花拿來,用手搖紡紗機紡紗線。

由於棉花比較軟,有時候容易打結,紡織出紗線以後,還要檢查一下,把有疙瘩的地方、質量差的地方去掉,再重新連接起來。

直到這一步做完後,就可以用飛梭織布機來織布了。

當然其實還得有一道染色工藝,但目前陳庚年沒有拿到系統這方面的獎勵。而且這個代價會更高昂,現在這年頭,人們穿的麻衣,也都是灰白色的,除了涼州那種大地方,不會有人特地給布匹染色。

棉花布紡織出來以後,雪白雪白的,其實已經比灰白色麻布好看太多了。

就目前這些‘工藝’和‘機器’,已經算是非常超前的了。

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機器,絕對代表著整個江縣最高的機械水平。為了買這些器械,裴老爺最近可謂是‘傾家蕩產’。

別說裴老爺。

就連木匠鋪那邊,為了把這批機器做出來,都天天發愁,還是陳庚年一直過去盯著,仔細把原理一點點講解,才算是做了出來。

現如今,棉紡廠裏工人們正在各個作業車間裏忙碌。

彈棉花車間裏棉絮亂飛,脫籽車間裏一批一批棉花送進去,又一批一批的棉花、棉籽送出來。棉籽收集了去售賣,棉花送去彈花車間。

做棉絮被子的車間,鏟頭砸的邦邦響。

至於紡紗紡織車間,繡娘們不停踩踏板,整個廠區裏都能聽見吱呀吱呀的機器運轉聲。

棉紡廠棉絮亂飛,灰塵大。

按照陳庚年的意思,棉布紡織出來以後的第一時間,每個人都配備了棉布口罩。一群工人在裏面上工,還真初步有點‘現代工業制造’的味道,忽視他們身上的古代裝扮,恍惚間還會以為來到了現代工廠車間。

而棉紡廠的倉庫庫房裏,已經堆放了許多雪白的布匹,和壓制好的棉被。

裴蓮、裴蕊姐妹倆手巧,還趕制了一批棉襖子,上面還簡單秀了一些花式,瞧著好看的緊。

“縣太爺!”

“哎呦,縣太爺您這邊走,棉花絮臟的很。”

“縣太爺來啦?”

現如今的棉紡廠,經過三個月的運轉,工人們早就適應了。

大家幹活兒的時候,瞧見裴仲帶著縣太爺,以及一幫衙門的人進來視察,都趕緊打招呼。

但打招呼歸,手裏的活兒還不能停下,因為後天商鋪街開業,今天下午他們第一批貨都得送過去,現在大家都忙著收尾呢。

這裏實在太‘專業’了。

各有分工,各種復雜機器同時運轉,比其余廠子都要專業的多!因此,跟著陳庚年來視察的胡銘、孫成等人,瞧的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