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044(第2/3頁)

但此時還尚且不是時候。

因為,得先把化肥安排上!

接下來的沙暴天,不僅氣候惡劣影響人們居住,同樣也會導致田地土壤質量被破壞。

最好的解決辦法肯定是要先改良沙地、鹽堿地,然後再進行播種。但這實在太難了,又不是大江村的三百畝地,陳庚年還能親自盯著,那可是足足一個縣區的糧田啊!

沙地、鹽堿地混合並發症,根本無從下手。

更何況還有每年冬天來好幾個月的沙暴天,只要沙暴不停,江縣這沙鹽地永遠都無法解決。

所以陳庚年決定暫時跳過土壤改良。

上化肥!

常見的化肥有氮肥、鉀肥、磷肥,這三種肥料,都能更利於莊稼的生長。

可惜,化肥是現代人通過化學合成的,按照目前江縣這個工業條件,哪怕是相對最簡單的氮肥,都無法做出來。

所以,陳庚年只能無奈翻看著系統給予的【制造化肥】資料書,最後把目光鎖定在【堆肥】上面。

這是最容易做的肥料,除了會有些惡臭熏天之外,沒有缺點,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錢,家家戶戶都能做!

選定肥料制作方法以後,陳庚年決定把此次的重心,放在江縣北部的石門村、大江村,以及周圍附近的村子。

這裏是江縣最窮、沙暴最恐怖、最寒冷、風雪最大的地方。

將來陳庚年能不能完成【不凍死一個人渡過寒冬】的主線任務,這片區域是最關鍵的。

於是在縣衙一片忙碌,民眾們忙著犁地的時候,陳庚年和富春一起,去了石門村。

是的,現在陳庚年已經習慣了富春的存在。

也習慣了不管去哪裏,這老頭都會跟在自己身後。

-

從夏天挖掘出第一條坎兒井,石門村的生活逐漸開始得到改善。

他們很能吃苦,在裴家地裏挖掘出兩條坎兒井打響名頭以後,靠著幫鄉紳老爺們挖掘坎兒井,賺了一些銀錢。

而正是這些賺來的錢,讓石門村人秋天的時候,能買得起耬車、耕犁。

還有當時他們用了縣太爺研發的農藥,每畝地增產了五十斤糧食,雖然相比於別的村子來說少的可憐,但這也足夠大家興奮了。

耬車、耕犁被陸續帶回村子。

石門村人頭一次用上這工具,大家都非常珍惜,也很激動。但再一想到馬上要來的沙暴,村民們都神情黯淡下來。

“沙暴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地裏全都是沙子,耬車和耕犁也不管用吧?”

“聽說縣太爺幫助旁邊大江村的人,用坎兒井裏的淤泥,給他們的荒地裏治了沙。”

“有什麽用,沙子馬上還會吹過來,治不完的。”

“咱們挨著沙漠,土地貧瘠,沙暴天吹來的沙子會讓田地狀況更加糟糕。每年冬天種的莊稼,第二年收成都低得嚇人。”

“希望耕犁和耬車能起一些作用,再加上農藥殺蟲,明年的收成能好看一些。”

石門村人互相安慰,但很明顯,說這話的人自己都不相信。

不是他們不信縣太爺,是這黃沙太可怕了,把地裏的營養全都給破壞掉,甚至麥子、高粱還會出現燒苗的情況。

而黃沙過後,還會有狂風、暴雪,以及低到嚇人的寒冷溫度。

再看看村子破破爛爛的草屋棚,大家臉上都開始浮現出驚懼,對於他們來說,每年的冬天,都是一場噩夢。

這是一個能否存活的嚴峻問題。

正當人們在田埂上交談的時候。

有人興奮喊道:“縣太爺來了!剛才村長接待的他,現在他們正往咱田地裏趕來呢。說是,說是要教咱們做化肥!”

化肥。

這個新奇的詞匯,並非江縣人第一次聽說。

大江村的紫雲英秸稈,據說就可以用來做化肥,這玩意兒遭到了鄉紳老爺們的哄搶。

而化肥,也是從縣衙最開始流傳出來的說法。

據說這個化肥,可以給莊稼提供養分,幫助莊稼快速生長,還能讓莊稼結的穗更加飽滿。

因此聽到那人說的話,石門村人都激動起來。

“縣太爺當真說要教咱們做化肥?”

“那紫雲英秸稈,一畝地要一百文錢,貴的嚇人!”

“既然縣太爺說了,那肯定會教咱們做化肥的!”

也不怪石門村人如此相信縣太爺。

因為縣太爺上一次來石門村,幫助他們挖掘出了地下水啊!

就在人們興奮談論的功夫。

老遠便瞧見,一身官服的陳庚年,在石門村村長的陪同下走來,而在他們身後,跟著縣衙的富先生,以及眾多興奮的民眾。

石門村人興奮又親熱的圍了上去,七嘴八舌跟縣太爺打招呼。

“縣太爺,您一路過來,吃飯沒有?我家做的有飯!”

“縣太爺,聽說您會教大家做化肥?”

“那化肥是紫雲英秸稈嗎?我們買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