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041(第4/5頁)

唯一可惜的是,紫雲英秸稈,每位鄉紳家庭限購十畝,因為買多的話,大家不夠分啊。

大江村的攤位生意異常紅火。

田大山等人笑的嘴角都僵硬了,等這批紫雲英賣出去,他們就能有活下去的本錢了,也不用為過冬發愁了!

不僅紫雲英攤位在熱鬧。

另一邊,邵安家的木匠鋪,和其余幾家木匠鋪擺的攤位,在售賣曲轅犁、耬車播種機。

如今民眾們已經徹底知道這兩樣農用工具有多好使。

再加上這次秋收糧食收成好,因此,許多先前沒有在縣衙預定上曲轅犁、耬車的人,都選擇來攤位上買。

還有幾個工匠,在賣石磨!

這玩意兒,大家當時在縣衙見過,絕對是方便的好東西呐。

除此之外。

商鋪街的裁縫店、陶瓷店、香燭店、小飯館、百貨店等等相繼開門營業。

街邊還有衙門設立的垃圾桶、給水點、休息處、給藥點。

有時候真累的不行,街道上人又多,擠不出去。

商鋪街的老板們就會熱情招待:“客人來店裏歇歇腳吧,沒事沒事,不買東西也沒關系,咱人不能累著不是。”

老板們心裏都清楚。

客流量這麽大,完全沒有必要欺負客人啊,而且江縣的集市停了那麽多年,如今好不容易被縣太爺給熱了起來,老板們感激都來不及,哪裏還會宰客?

客流量這麽旺,還能愁沒生意嘛!

等客人真進來坐了,再順勢推銷一些產品:“哎呦,有縣衙做保證,咱也絕對不坑人。我看大妹子你也是實在人,這年頭誰家裏都不容易。我這裏有一批燈油,放了有好些年頭了,實不相瞞用起來肯定多少會有些熏得慌。但咱價格實惠啊,而且下地裏挖掘坎兒井,也不用著特別貴的燈油,有個亮兒就行,你要真想買,我便宜出給你。”

縣衙現在明文規定,下井挖掘,必須帶燈油。

這玩意兒還挺貴的,所以大家都小心緊俏著使用,一聽燈油便宜,也都樂意買。

事實上不僅燈油。

平時沒有集市的時候,日子過得對付摳搜,可如今一到了集市啊,真是什麽都想買!

今天李福也來逛街了。

他家五歲的小孫女,非得鬧著吃糖葫蘆,李福給買了。可過了會兒,小孫女又鬧著要買蜂蜜。

一聽那蜂蜜60文一斤,李福老臉都皺了起來。

可看著小孫女可憐巴巴的眼神,李村長最後一咬牙,不顧婆娘反對,買了二兩。

糖嘴兒這玩意兒,誰家過年不得備著點,一年辛苦到頭,就該吃點甜的啊!

像是李福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

大部分都是婆娘管家管錢,來之前仔細敲打男人小孩,到了以後不許亂買東西。

可來了以後,根本忍不住嘛,連婆娘自己都忍不住!

“那大江村的紫雲英,有縣太爺作保,肯定錯不了!咱家小子丫頭身上長了那麽多膿包,夜裏疼的一直哭,得買點紫雲英秸稈洗洗藥浴。”

“夏天的時候沒舍得買曲轅犁,今個買一個吧,鋤頭揮多了,身體實在遭不住。”

“你那衣裳都破的不行了,剛好我瞧見前面百貨鋪裏有針線,咱買點。”

“前面那家賣陶碗的,去看看,家裏好幾只碗都用不成了。”

“家裏老娘一直喊著最近咳嗽的厲害,不如去買點紫雲英種子熬湯藥試試?”

“冬天馬上就要來了,要不去裁縫鋪裏扯點布料。”

逛街之前,大家就只想著逛。

可在這種熱鬧的氛圍裏,越逛越上頭。

到最後,很多人都是大包小包往回拎。

這年頭大家是窮,可再怎麽窮,手裏也是有點能支使的小錢的。

平常沒有集市,都對付著過,可到了集市上才發現,家裏這也缺,那也缺,索性把好幾年都沒舍得花出去的錢,都精打細算花個利索!

回去以後,還能得意跟沒有來縣城的人吹噓。

哎呦,你是不知道那天的縣城有多熱鬧!江縣好多年都沒這麽熱鬧啦,放眼看過去全都是人!街上丁廚娘賣的肉茄盒,和肉丁臊子面,香的人直迷糊!還有大江村的紫雲英,那渾身都是寶貝!街上那家香燭店還在打折——

總之,那熱鬧的場面,聽得人心馳神往,直後悔自己當天怎麽沒去湊個熱鬧!

商鋪街的人群裏。

陳庚年正跟著富先生一起閑逛,看著民眾們喜氣洋洋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他笑道:“您看,這就是發展商貿經濟的意義所在啊。地裏糧食收成起來了,只是能讓人們吃飽飯,但人活著,可不僅僅只圖個溫飽。要住更好的房子,穿更好的衣裳,要吃肉,要有錢治病,要活的有滋有味兒,要享受生活,要過的愜意舒坦。將來的將來,等這條商鋪街發展起來了,到時候的江縣,人們的生活水平一定會大大提升。活著,和幸福的活著,是兩個不同維度的概念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