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2頁)

她還是無法相信長著張仙女臉的小姑子竟然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忍不住小聲道:“可是我看小美說的有鼻子有眼,真的不會嗎?”

“給你大嫂再說一遍,你究竟會不會用縫紉機?”

“我……”看著已經開始冷笑挽袖子、下一秒可能就要揪耳朵的劉女士,求生欲很強的蘇懷瑾果斷改口,“我不會。”

接著一個利落的滑跪,“大嫂,我剛開玩笑的,你別當真。”

蘇大嫂恍恍惚惚難以置信,小姑子她還真就是滿嘴跑火車了。

然而最討厭別人謊話連篇的她,卻打從心底對小姑子厭惡不起來,好像只要對著這張美若天仙的臉蛋,小姑子做什麽都值得他們包容——破壞他們的縫紉機除外。

生平第一次,蘇大嫂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個好色之徒,也突然理解了公婆和丈夫面對小姑子那又愛又恨的無奈心情。

蘇懷瑾不知道蘇大嫂復雜的心理,還以為是自己的裝逼行為造成這尷尬的沉默,心想大嫂倒也不必這麽失望哈。

給她兩天時間,她很快就會了。

是的,蘇懷瑾準備先斬後奏了。

她從劉女士一言不合就挽袖子的反應中,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台縫紉機不是她靠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忽悠到手的。

因為上一次被揪耳朵,還是在原主私奔一半被抓回家的當天,劉女士揪著訓了半個晚上,等她第二天穿過來,耳朵都還火辣辣的疼著。

劉女士那是常年種地幹活鍛煉出來的力氣,動起來可疼,蘇懷瑾吃過一次苦頭,就再也不想嘗第一回 ,心想與其做無謂的犧牲,還不如暗中出手。

等他們全都出去幹活,山中沒老虎,猴子稱大王,她想怎麽研究就怎麽研究。

這台縫紉機是必定要下手的。

她剛才可沒有錯過她娘和大嫂的對話,大嫂說學會用縫紉機以後給大家做過年的新衣服呢。

新衣服啊,曾幾何時從來不缺、衣櫃裏永遠塞滿當季新款大牌的她,整整一個月沒擁有過新衣服了。

這日子艱苦樸素的讓人害怕。

壓抑了一個多月的購物欲,在此刻觸底反彈,就是為了新衣服她也要拼了。

說幹就幹,蘇懷瑾第二天就開始搞事情。

和把縫紉機當成前所未見高科技的劉春芳等人不同,蘇懷瑾雖然沒上過手,但確實見過縫紉機,次數還挺頻繁。

蘇奶奶奶奶自小在上海灘生活,哪怕後來定居首都,家道中落,也還帶著滬上名媛的講究範兒,在家裏也是旗袍披肩高跟鞋,精致的一塌糊塗。

奶奶會定期和蘇媽媽一起,為她選購最符合氣質形象的幾套大牌新款,但她自己除了偶爾換個包包,是從來不買這些所謂大牌。

老太太從旗袍到小皮鞋,都要求老師傅手工定制,她還像電視裏演的那樣,真有一個合作了半輩子的老師傅。

老師傅住在一間大雜院,也在不遠的巷口處有間不起眼的小門面。

酒香不怕巷子深,老師傅店裏生意相當興隆,顧客們經常預定就是數月。

但蘇奶奶從來不需要預訂,也不去門店,直接到老師傅家裏,量完尺寸說完要求把錢一付,就安心等待了,最快一周,最慢半月,老師傅的徒弟必定把旗袍送到他們家。

蘇懷瑾從小就是奶奶的小尾巴,當然也跟老師傅頗為熟絡,她對老師傅家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包括他為什麽從來只喊奶奶“蘇小姐”。

可惜奶奶說她長得像媽媽,長相過於明艷華麗,再穿旗袍就過於“熱鬧”了,或許三十歲以後氣質沉澱下來,可以偶爾試試旗袍。

但現在不行。

所以蘇懷瑾每次只能對著滿屋子的精美旗袍流口水,順便這裏摸摸那裏碰碰。

她可是跟著“蘇小姐”來的,老師傅雖然沉默寡言,對她態度卻相當縱容,有問必答,想玩什麽都隨她。

她就在老師傅那裏摸過幾次縫紉機,也看過他和徒弟們怎麽使用。

剛好他們用的也是老式腳踏款。

見識多了,蘇懷瑾自然而然產生“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然後她真的就行了。

這天家人們收工回家,她第一時間向大家展示她的優秀作品,一件剪裁利落、針腳細密的圍裙。

所有人都震驚了。

劉春芳太陽穴突突直跳,“這塊布哪來的?”

蘇懷瑾得意洋洋,“就蓋縫紉機的布啊,我覺得沒什麽用,正好做飯缺件圍裙,就拿來……媽,等下,你脫鞋做什麽?君子動口不動手啊!大哥,爸,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