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2頁)

蘇懷瑾聞言,不緊不慢的將牙膏泡沫吐幹凈,又漱了兩次口,才擡起頭認真回答:“不刷牙怎麽吃飯呀?”

忙起來隨便漱漱口就當洗漱的蘇大嫂:……

劉春芳當下白了閨女一眼,對老大媳婦道:“咱們吃自己的,別理她,就是瞎講究,誰家一天恨不得刷三次牙的,當牙膏不要錢似的。”

嘴上毫不客氣數落閨女的壞毛病,劉女士嘴角的幅度卻怎麽也壓不下去。

時隔月余,小閨女終於做成了一頓飯,她心裏也美呐!

蘇懷瑾臉皮已經練出來了,對這種程度的訓斥充耳不聞,放下牙膏牙刷,開始一絲不苟的洗臉。

放飛自我不過是苦中作樂的說法,作為一個精致的豬豬女孩,她還是很在意自己的臉蛋,希望在有限的條件裏讓自己美美的。

當事人毫不在意,有了遞了台階的蘇大嫂也釋然了,笑著朝幫忙解圍的婆婆點點頭,心想小姑子大概備受寵愛、從小沒餓過肚子,才會吃飯不積極的。

說起來她娘家也算不錯了,在鎮上有房有地,聽說蘭溪村蘇支書的媳婦相中她做大兒媳婦,爹娘都高興壞了,當場承諾彩禮一分不留全陪給她,後來得知蘇家不但起了“小洋樓”,還給兒子兒媳準備了城裏才有的三轉一響,爹娘為了不掉面子,也咬咬牙備了一塊梅花手表給她當嫁妝。

像他們不貪墨彩禮、反而貼錢貼東西嫁女兒的人家,放在整個鎮上也是鳳毛麟角,她爹娘固然是放不下身為鎮上人的臉面,同時也是因為家裏還掏得起這些東西。

可出生在鎮上好人家的蘇大嫂,家裏兄弟姐妹一大堆,從小到大吃飯都跟打仗似的,動作一慢別說好吃的沒了,飯都可能吃不飽,實在無法理解世上還有小姑子這樣不把吃飯當回事的人。

何況她嫁進來半年有余,也清楚婆家就是寬裕了些,飯菜管夠,還遠沒有到吃香喝辣、頓頓剩飯的地步。

小姑子這“愛吃不吃”的底氣,多半還是來自家人的寵愛。

畢竟嘴甜漂亮還是唯一的女兒,說是捧在手心裏也不為過。

就像她上個月鬧私奔,這倒黴孩子是真的敢想敢做,和男孩子一路跑到了火車站,就差扒火車了,千鈞一發之際被公公他們帶人攔下,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人拖回家。小姑子從此一戰成名,整個鄉鎮甚至縣城都有了她的傳說,擡頭做人半輩子的公公婆婆,這一次臉面都快被她踩到腳底下了。

別家出了這档子事,非得把人狠狠抽一頓,至少三天下不來床,可她公公婆婆怎麽做的?

小姑子一個耳光都沒挨,婆婆最多揪著耳朵痛罵幾句,公公做得最狠的懲罰,就是讓她餓一天長長記性。

餓完之後,公公黑著臉問小姑子知道錯了嗎?小姑子弱弱點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從這以後,小姑子在家洗碗做飯,每天都有新狀況,摔碎了幾只碗,禍害了多少糧食,公公婆婆除了臉色越來越難看,也依然由著她不下地、整天在家裏糟蹋好東西。甚至幹完活精疲力盡的回家,還要無怨無悔的幫她收拾爛攤子。

蘇大嫂真的很想仰頭長嘯。

就這???公公婆婆到底有沒有一點當家長的樣子。

她算是知道小姑子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是怎麽養成的。原本還沾沾自喜於能嫁進蘇家享福的蘇大嫂,在見過小姑子過的神仙日子後,她是真恨自己沒能出生在老蘇家。

就在蘇大嫂恨爹不姓蘇的時候,端著一海碗紅薯粥的蘇支書冷不丁將院門打開。

他們家的地理位置堪稱優越,村委辦公室、學校和村民們洗衣服的池塘都在附近一兩裏內,斜對面更是全村專用曬谷場,開闊亮堂還是水泥地,周圍的村民們都喜歡端著碗來這邊吹牛打屁。

村支書一開門,人們的視線齊刷刷看過來,爭先恐後跟老支書打招呼。

然後,端著嚴肅架子的蘇支書開始凡爾賽了,“大家都吃著呢?我們家也吃紅薯,對,小美早上起來煮的……很香嗎?沒有吧哈哈哈,她也就是終於懂點事,不再胡鬧了……”

蘇大嫂:……

羨慕這兩個字,她真的已經說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