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集團內鬥,各顯其能!(第3/7頁)

但……事已至此,媒體的聚光燈下,他沒辦法出手,只能逼迫親家想辦法了。

……

陳潤基家中。

道俊和父親正坐在一起喝茶。

媒體集中報道星俊名下順陽建設投機地皮的事情,雖然結果一樣,但稍有不慎,就會變成是一陣鬧劇。

因為,陳星俊貪汙的證據可能掌握在姑父崔昌帝手裏,怎麽定性,對民眾來說,從有秘密、有實權、掌權者口中說出的話,明顯具有力量。

暫時,他還要觀察崔昌帝的動向,雖然手裏有他的把柄,但那玩意,是撕破臉的時候用的。

還有……

陳道俊準備把他的另一個計劃付諸實施,但這次好像有點困難。

因為,這個計劃既不是利用已知的未來,也不是與什麽人鬥爭,而是要給人植入欲望。

而這個被植入欲望的對象,就是他的父親——陳潤基。

“道俊啊,我公司還有很多事呢,幾部電影同時開拍,本來就忙不過來,有什麽事?”

陳潤基見兒子臉色嚴肅,但半天沒有說話,只能催促道。

“通常這種時候應該笑著說話,但這是件大事。”

“大事?”

“父親您也知道吧?姑父公布的新H城又名數碼媒體城。”陳道俊提醒他自己那個最近火爆的新市鎮項目。

陳潤基搞傳媒的,當然聽說過:“是啊,這不是勝宇和你開始的事情嘛。”

“是的,我不是單純地把那個項目看作建設項目,就像名字說的一樣,將建設媒體城。”

陳潤基好像一下子就沒理解,他皺著眉頭睜大眼睛。

“原來如此,不僅是名字,連裏面的業態布局也是你想要的對不對。”

“是的,馬上要到21世紀了,時代從模擬過渡到數字化,這也是新千禧年的象征,通信網和電子產品的發展速度,比這個時代人們想象的要快,我想把上巖洞建設成為龐大的媒體企業。”

也許是因為陳道俊過去屢戰屢勝的狀態,陳潤基並不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反而表現出了好奇心:“電影公司、獨立制片公司、唱片公司、企劃公司等等,媒體相關企業很多,但這個區域是有明確的分工,我們不可能全部掌控。”

“果真如此嗎?”

陳道俊輕輕地笑著接著說。

“不用看太遠,就從順陽來說,從電子到食品都能一起捆綁,迄今為止媒體市場之所以在一片混亂中成長,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聲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規模小,但並不是不可能發展壯大。”

見陳潤基還在沉默不語,陳道俊索性再說的深一點,在這個時代的人,確實很難遇見未來媒體的快速發展。

“我覺得您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市場,這幾年,收視率60%的電視劇接連出現,銷售250萬張以上的唱片也層出不窮,泰坦尼克號觀眾人數有望超過500萬,以後您怎麽保證不會有觀眾突破千萬的電影出現呢?現在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陳潤基這時如夢初醒。

“不只是電影、廣播、音樂,你還想涉足頻道產業?”

“是的。”

看到因無語而驚訝張著嘴的陳潤基,陳道俊覺得自己需要補充說明。

現在是只要一提到廣播或頻道,人們總只會想著公共廣播的時代。

目前有線電視台還處於弱小無助、勉勵發展的水平。

“不要誤會,不是公共電視,我們先從有線電視台開始怎麽樣?開始要簡單點。”

“你這家夥,什麽簡單點啊?你覺得有線電視事業很容易嗎?從執照申請開始也很難得到許可,而且現在有線廣播大部分都是赤字,那就是個無底洞。”

“所以說要簡單點,因為只要收購陷入虧損的電視台就可以開始了。”陳道俊理所當然的說道。

“收購?”

“是的。”

“你說的難道是DCN?”

也不怪陳潤基驚訝,因為這是1995年3月成立的電影專門頻道。

雖然是免費電影頻道,但為了確保能賺到外匯,一直盲目地注資,最終陷入了慘烈的赤字,虧得一塌糊塗。

本來經濟危機沒爆發還能勉強維持光鮮,但再加上投資失策,現在進軍電影院事業卷入了外匯危機,公司面臨破產。

因為不是大企業倒閉,並不是媒體關注的對象,僅僅是傳媒行業所熟知的事實。

“電影不就是您的專業領域嗎?外匯也可以正常供求,M國逐日投資公司是好萊塢的大投資者,版權很容易獲得,怎麽樣,這不正好嗎?”

因為可以確保頻道運營中最重要的內容,所以陳道俊的提議,突然變成了具有現實性的計劃。

收購資金?

陳潤基可能從未擔心過資金問題,因為他已經知道兒子是位非常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