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說服希伯來教授(第2/2頁)

但如果大量買進被低估的股票,股價就會突然暴漲,從而受到其他投資機構的關注。

所以靠著短期投資事實上很難。

所以,最好是在大佬們創業前,積累交情成為天使投資者,這樣自己的投資帝國才能崛起的更平滑。

所以,現在先籠絡此人,為時未晚。

“說來話長,這是我的名片,您能方便抽出點時間嗎?”

陳道俊掏出名片遞過去,沙書亞教授露出意外的眼神,深深的看了眼陳道俊後,他接過名片。

“逐日投資公司?”

看到這個表情的瞬間,陳道俊心中閃過驚喜。

這種眼神裏只有好奇,卻沒有那種經常與投資機構打交道產生的精明、防備、厭煩。

意味著,還沒有人和沙書亞教授進行商務接觸,或者現在沒有做好準備過來。

“是的,名片上還有公司地址和網絡站點,您可以確認後再談……”

沙書亞教授看了看名片,又擡頭看了看道俊之後開口了:

“兩個小時後,在技術中心我的研究室見吧,可以吧?”

“好的,期待與您的再次見面。”

沙書亞教授和道俊握了握手,就離開了。

而陳道俊則在學校閑逛了兩個小時。

因為時間很充裕,所以來的時候行色匆匆,他並未認真觀察這所學校,通過閑暇的時間,陳道俊也看到了因為來得太急而錯過的事務。

比如,學校正門旁邊清理的路障和檢查站,清晰映入眼簾。

陳道俊詢問過後才知道這一事實,據說這些東西都是常態化放置的,如果察覺到來自石油國度們的威脅,就會發揮作用,對試圖進入學校的任何人進行相當繁瑣盤問搜查。

任何人,不僅包含訪客,連學生和教授都需要仔細搜查,陳道俊在這些東西少,真切地感受到了地中海沿岸“火藥庫”這一詞的由來。

據說希伯來大學的考古學科是世界頂尖水平,校內的博物館也遠超一流。

但是該校最值得驕傲的是還是一個跨時代的人物——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之前,曾把自己的知識產權留給了希伯來大學。

但希伯來大學也只是形式上擁有對愛因斯坦的知識產權,並沒有傾注任何努力實現商業化。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學校聘請一位叫韋利·希爾的知識產權專家擔任經紀人後,愛因斯坦知識產權的商業化進程才正式開始。

該大學將愛因斯坦的名字或形象商品化,開始收取各種活動和廣告使用費。

這樣賺取的收入每年超過500萬美元。

不愧是世界上最會做生意的民族。

把名人的形象也換成錢,這種商業行為竟然滲透到神聖的象牙塔裏,真是讓人唏噓。

說實話,陳道俊有點看不起這種行為。

才500萬美元而已,這可是在以能賺錢而聞名的希伯來國家,換做華夏,就肯定不會這麽做。

甚至,不僅不會從中牟利,還會無償斥資建設名人的博物館,以此來紀念那些做出傑出貢獻的偉大人物。

繞著學校轉了一圈,等到了約定的時間,陳道俊才不疾不徐的來到了技術中心。

走進沙書亞教授的研究室,三四個人正在圍聚在電腦屏幕前,大家低著頭好像在做些什麽。

教授看到陳道俊過來後,笑了笑,囑咐了學生幾句,隨後做了個引導的手勢:

“等了很久吧?這邊請。”

沙書亞教授帶道俊進了一間小房間。

說實話,這裏面有些雜亂,四面環繞著書本,每張桌子和椅子都堆滿了印刷的論文和各種相機鏡頭,根本沒有合適的地方可坐。

他助理拿過來一把椅子放在他的桌子旁邊,用手指了指。

“請坐。”

陳道俊客隨主便,穩穩的坐下,只是把椅子稍微調整了下位置,確保兩人交談不至於錯位。

“好萊塢的魔法師,能告訴我,為什麽想要見搞枯燥研究的我嗎?”

好萊塢的魔法師?

陳道俊一愣。

難道是M國逐日的外號嗎?

還是讀了以這種題目為噱頭的新聞報道呢?

陳道俊耐心的介紹起來:“好萊塢只是我們投資對象的一部分,對於新技術、潛在力強的新生企業,逐日也會一直給予關注。”

“你對CogniTens感興趣嗎?”

“CogniTens?”

或許是口音的問題,這個單詞陳道俊第一時間沒聽出來。

陳道俊驚訝過後,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竟然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作為談判者,無論從教授口中說出什麽話,自己都不能表現出驚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