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如果說一定要說出自己的人生有什麽永恒瞬間,李言喻會覺得,這一瞬就是她貧瘠人生裏的永恒,鏤心刻骨,無法忘懷。就算宇宙在當時爆炸,世界頃刻間滅亡,她都覺得自己在臨死前沒有一絲遺憾。

這絕不是為了滿足什麽抒情的需要,她忽然就覺得安心了,渾身充滿了力量。

為了他這句話,為了他的相信,往後的她真的努力了很多年。

周意紅著眼睛,溫柔哀求:“那你能不能別哭了?”

“嗯,”李言喻點點頭,即便再不舍也要回去了,她吸了吸鼻子說,“我回去了。”

“好。”

兩個人背道而馳,都不由加快了腳步,害怕只要再有一丁點兒遲疑,就會克制不住沖上去抱住對方。

回到宿舍洗漱之後,李言喻收到了新的消息。

【貓貓:你無須別人來肯定,也無須被人判斷,因為別人能肯定你,就能否定你。所以你要牢牢把握住自我判定的權力,不要讓權,不要害怕別人潑你臟水。你要像我相信你那樣相信你自己,好不好?】

【欺負貓貓:好】

十七歲的李言喻內憂外患,遇到了一個溫柔敏銳的男同學,他帶著世界上最充沛的善意,讓她不要怕,讓她相信自己。

她用情人間的移情,將他視作最理想的那個“自己”,那一瞬間,她明白了,原來愛就是想成為而無法成為的人。

多年以後,她偶然看了個電視劇叫《倫敦生活》,很多劇情已經記不太清了,裏面有段台詞卻印象深刻。

大意是,“愛是霸占,是摧毀,是內心深處的消耗,愛讓人變得奇葩,變得殘忍……弱者不擅長愛。”

當時她就想到眼下這一幕。

雖然她自己的愛就像台詞說得那樣,懦弱膽怯、自私殘忍,但周意的愛卻像夏日的大雨,能在最及時的時候潤澤一切,澆灌她的滿心荒蕪。

成年人總是避免自己相信愛情,怕被說成戀愛腦,被打臉等等。

如果李言喻沒有遇見過周意,那她也許會跟很多人一樣,以為愛情不過就是多巴胺的欺騙,根本不該沉迷。

現實世界有那麽多的艱難,愛情本來就是小眾遊戲,何必去奢望?但她分明感受過愛情的脈搏,觸摸過最熱烈的愛意,怎麽能欺騙自己它不存在呢?

每個時代都有它火熱先鋒的態度,她卻一直悶頭做著最癡愚的近義詞——她還是相信愛情。

就像相信自己那樣相信愛情,相信十七歲的周意。

說回偷手機這件事。

報警後的第二天,就在李言喻還在忐忑事情會怎麽發展的時候,一切竟真相大白,薛琪的手機找到了。

在哪找到的呢?

就在講台的桌肚裏面。

事發當天,薛琪的發小在另一個班,當天來找她玩,故意惡作劇把她的手機藏在了講台裏面。

本來她的打算是等薛琪發現手機丟了之後,借來手機打電話,手機響了就能發現在哪。可沒想到,後面手機沒電關機了,當然打不通了。

而一無所知的薛琪氣急攻心,也沒料到是發小惡作劇,所以才頭腦發熱以為手機被人偷了。後面在警方的分析盤問之下,這才回憶起自己的發小也玩過手機。於是把發小找來一問,終於真相大白。

一切皆大歡喜。

大家都在慶祝找到了手機,有人誇周意熱心幫忙報警,有人誇警察叔叔神機妙算,但沒人提一嘴受害者李言喻。

他們都裝作失憶了,對這件事絕口不提。

李言喻腦子裏一片空白,心想,算了。

這種“算了”不是原諒,她不會原諒那幾個人,而是一種平靜的隔離。她明白憤怒、委屈只會把那些情緒鬣狗喂養得越加狂熱,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消耗。

她不會再和那些人有往來,躲著神經病走也算一種保守的生存策略。

沒想到,薛琪還是來道歉了。大概是事情鬧到武老師那裏去了,她只好主動站出來平息這場風波。

她把話說得滴水不漏,把自己摘得一幹二凈。

李言喻一句話都沒說,一個眼神也沒分給她,她那些不誠懇的道歉虛偽得叫人傷眼,由此可見,有時候人和人的相遇是多麽的沒有必要啊。

然而,這樣無所謂的態度竟然激怒了薛琪,她剛開始還摟著,說著說著就開始憎恨了起來,突然氣急敗壞地吼道:“你以為你就是受害者了?你裝什麽,總有一天大家會認清你那假清高的面目。”

“你年紀輕輕,身體應該也沒什麽大礙,一定有機會活到那一天吧。”李言喻平靜反擊。

幸好已經快畢業了,他們很快就不必再見面。她有了新的目標,要更勇敢,要變得更好。

一周後。

趙天建和黎帥在廁所抽煙被拍,吞雲吐霧的照片被人發在學校論壇,刷了幾千樓,影響極壞,隨後被全校通報批評、寫檢查,算是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