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深山藏寶!

小溪底部眾人停留了兩個多小時,繼續向著山上行去。

前方帶路的人揮舞著柴刀,砍掉擋路的藤蔓。

來到一個水塘邊上,馮玉成帶著人停留了下來,“先在這裏采集一些樣本,采集到的樣本一定要標注好,免得回去以後對不上。”

眾人聞言便四散開來,準備作業。

說是水塘,就是斷層石塊中間形成的兩個平方大小的小池子,深度二十公分左右。

石頭下面有一個溶洞,但是洞口太小沒辦辦法進人。

有人穿著膠靴下水來到斷層的石頭處,又是拍照,又是敲了幾塊不一樣的石頭下來。

裝進早就準備好的塑料袋裏。貼上標簽。

也有人站在洞口,用手電筒向裏面照射,同時記錄裏面的情況。

周小川雖然知道裏面的情況,但是也是一陣的好奇,伸著頭跟著燈光向著裏面打量著。

旁邊的沈方舟看著周小川的動作,笑了笑:“隊長,這個太小了,進不去,沒什麽好看的,等哪次我們去附近的溶洞看看,那才叫巧奪天工呢!”

周小川聞言回過神來,笑道:“哦,這裏附近溶洞多嗎?”

他還沒看過溶洞呢!

每次在視頻裏看到的那些探險溶洞,確實很好看,特別是一些帶著礦物的溶洞,色彩絢麗。

“呵呵,房山擁有著北方最大的巖溶洞群,石花洞、銀狐洞、仙棲洞、雲水洞等……”

沈方舟一邊介紹著這些地方,一邊手裏記錄著數據。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安靜的聽對方訴說著。

房山這地方一直以來都是京都的建築之鄉,漢白玉作為國際上唯一認可的高品質大理石,現在出口量很大。

房山又被地質界稱為華北地區最大最典型的巖溶峰林大峽谷。

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風韻,又有北國之雄奇,被譽為“青山野渡,百裏畫廊”。

全區域擁有著三百多座歷史古跡。

一百多座唐塔占據了全國的三分之一數量,更有上千年古刹雲居寺。

房山或者說是京都的起源。

周小川看著這個荒山野嶺,沒想到房山還有這麽大的名號,不說他還真的不知道。

在溶洞附近徘徊了兩三個小時,眾人便拿出幹糧來,開始吃午飯了。

也就是說,晚上才吃一頓熱乎的飯。

難怪早上要喝點羊肉湯。

到了中午,太陽照射在山林裏,林子裏的水汽降下來不少,不過也有少數地方的霧氣更濃厚了。

吃飯的時候,馮玉成幾個人也沒有閑著。

一群專家圍在一起,說著一些專業的術語。

什麽殼內大斷裂、二級構造單元分界線、中生代碎屑巖、燕山期酸性噴出巖、侵入巖,前中生代底層、盆地內次級隱伏台拱……

反正他是一句也沒聽懂。

不懂沒關系,交給專業的人就行了。

他只要管好地震隊,完成地震隊的任務就算是合格的了。

“隊長……吃點這個吧!”

楊勇從布袋裏拿出了一袋餅幹遞給了他。

“算了,留著吧,吃這個也行,頂餓……”

周小川看了一眼,沒有接過去,別看地震隊出任務,就以為配給很好。

這些人吃的就是‘炒面。’

這個炒面可不是後世那種炒面條,而是把面粉炒熟、炒幹,放在布袋裏,方便攜帶。

而餅幹則是很少。

這已經很不錯了,畢竟炒面可是面粉,是細糧了。

以後情況可能會慢慢好點,但是現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只能這要了。

裏面的餅幹和白糖一般都是應急用的。

“沒事,你吃吧,你和馮教授和沈教授都有一斤的定量。”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自己一槍入眼打了一頭青羊,所以對方對自己的態度稍微好了一些。

又對著他說道。

周小川點點頭:“行,先放那裏,等我餓了再拿好了。”

聽到他的話,楊勇便不再勸說,將東西給收了起來。

反正東西是對方的定量補貼。

吃了午飯,眾人又上行去,來到一個台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石洞。

四周有著人為的開鑿痕跡。

周小川看著這個山洞,這裏正是他發現藏有好東西的地方。

馮玉成打量著這個山洞,便對著眾人說道:“這裏以前應該有人過來過,可能是防空洞,或者附近村民躲避山匪的地方。”

燈光照射進去,沒有看到什麽大型動物。

隨後招呼眾人打開手電筒進去。

山多,匪就不會少。

很多人都會在山裏找個隱蔽的地方,作為藏糧食的地方,特別是抗日時期。

一聽鬼子掃蕩,立馬就全村轉移。

山洞不是很深,寬三米左右,高2米多,深度也就只有十幾米,十分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