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劫運來襲,道主會商(第2/3頁)

四人當即出發,把許應丟在原地。

許應擔心自己流放歸來一事敗露,有心也前往地下世界,但又拉不下臉面,只好留在太一道門。

他閉關潛修武道。

名義上是閉關潛修武道,其實便是瞪大眼睛,看著自己的武道極意在推演各種武道神通,將混沌、鴻蒙、太一、輪回、因果、殺伐等大道熔煉到神通之中。

武道極意是武道精神演化而來,當對大道的鉆研達到極致時,才會進入極意的狀態。

如卓道純的神通極意,便是其對神通的鉆研到達極致。

倘若許應沒有將武道極意收入洞淵之中,便可以發現伴隨著他的言行舉止,任何一個動作,都有無數個他的精神實體在演練各種神通,將武道推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永無止境。

許應守著自己的洞淵,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武道造詣大有長進,心道:“精通無極大道的是廣正真王。這門大道,我還未弄到手。除此之外,彼岸鴻蒙證道的是靈渡羽,渡羽真君,混沌大道的混元道君。對於這兩種大道,我需要多琢磨琢磨。還有殺伐大道,還需要通天道主多加指點。”

只是,關於劫運大道,以及寂滅大道,彼岸卻至今沒有人證道成道。

許應當即起身,準備去尋廣正真王,心道:“廣正只是一介真王,動起手來肯定不是我的對手。我與他好言好語說,他若是肯把功法給我,我便不動手,若是不肯,那就理論理論。”

九憎道君見他要出門,慌忙阻攔,道:“師尊還在閉關,你便消停點吧!說不定此次,師尊便要證道道主了,你若是又犯事,耽誤了他,豈不是罪過?”

許應道:“我去廣正真王那裏借真經,不是去惹事。”

九憎道君道:“你留在這裏,我去幫你借!”

許應道:“師兄,我也是太一門人,豈能讓你為我的事獨自犯險?我隨你去。”

九憎道君遲疑一下,道:“你去也可以,但你須得改頭換面。而且我擔心你脾氣不好,到了那裏與廣正真王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我太一道門是講道理的。”

許應應允,笑道:“我也是經常講道理的。”

九憎讓他變化一副面孔,又取來自己的衣裳,讓他穿戴整齊,上下打量幾遍,方才滿意,道:“到了人家那裏,要和和氣氣,低聲下氣說話。”

許應稱是。

兩人這才前往廣正真王所在的無極宮。

無極宮在道紀天比舍安宮低了很多,中間還隔著無邊無際的道君所在的無量空間。不過這無極宮卻是極為奇特,宮中有五大道景,稱作先天五太。

分別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

這五大道景各具氣象,極為不凡。

太易者,太虛無象,無邊無際。太初者,無形無質,先天一炁。太始者,有形無質,一炁而成。太素者,有形有質,而未成體。太極者,物質始成,陰陽未分。

九憎道君命人前去通知廣正真王,一邊欣賞這先天五太,一邊向許應道:“這五太道景代表五種天地大道,融合歸一,便是無極大道。無極大道,領悟起來極為困難,要先精通五太,才能煉成無極。”

許應注視五太,觀看良久,只覺五太演變,依循一種奇妙的變化規律,突然想到玉清道祖與太清道祖之爭。

當年兩人召喚來上清洞淵,各自參悟上清洞淵中蘊藏的大道奧妙,結果發生分歧,太清道人領悟出太極之道,玉清道祖領悟出無極之道。

兩人各自創立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從此上清分為太清與玉清兩派。

“當年他們召喚來的,便是廣正真王的無極洞淵!”

許應恍然大悟,難怪兩人會各自有所參悟。太清道祖在太極之道上的造詣達到極致,玉清道祖雖然領悟出無極的奧妙,但因為沒有參悟出五太,他悟出的功法反而傳播不如太清。

許應現在觀看五太道象,對照兩位的道祖的參悟,尤其是上清大洞真經,頓時各種領悟紛至沓來。

他心中微動,道:“莫非五太演變的規律,便是無極?”

九憎道君還未來得及說話,便聽一個厚重的聲音傳來:“太一道門,竟有對無極大道有所了解的人?”

許應循聲看去,只見廣正真王氣宇非凡,身軀高大,肩頭很寬,兩肩各有一團火焰。他的面孔長在臉上,但還有五張面孔沒有長在臉上,兩張飄浮在頭顱左右兩側,還有三張飄浮在後腦之外,並未挨著後腦。

這五張面孔,對應五太,似虛還實,奧妙萬千。

“一炁化三清,便是從中領悟出來的。”許應心道。

九憎道君示意他不要亂說話,一切聽自己的。許應點頭,九憎道:“廣正道友,我此來是想借你的《無極證道寶典》一閱,作為報答,我也會將我修行的《太一證道》交給你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