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雷音寺(第2/3頁)

如此類推,循環往復。

居住在山上的人們,不聽世俗宗門調度,不尊仙人,只管敬神。因此這裏的國度,往往都是山中神國。

四界諸神,香火不斷,造就了一尊尊實力強大無比的神祇。

“須彌山祭祀盛典,百年一度,廣邀太始大世界的宗派前來觀禮,各門各派也會在典禮上敬一炷香。”

寒澤康指向那些登山的人們,道,“此次祭祀大典,須彌山各國使團早早的就會出發,長途跋涉,來到山頂朝聖,要祭祀山頂的無上天道至寶。有些修為低的,要飛一年的時間,才能到山頂!”

許應驚訝,擡頭望向山頂散發重重神光的大鼎,疑惑道:“你是說,山頂的是天道至寶?”

寒澤康點頭,道:“天道至寶水火混天鼎!關於此寶,有著許多神奇傳聞,相傳是四萬八千年前,居住在須彌境的神王玄空帶到凡間,神王用此寶煉魔,誅邪,集眾生信仰,終於將之煉制無上神兵。”

許應聽他講起天道至寶水火混天鼎的故事,不覺聽得入神。

太始大世界曾經遭遇過天魔襲擊,須彌山也因此遭災,四界神靈便用此寶抵禦外魔入侵,守護須彌境。

“六千年前,太始大世界遭遇過一次魔域入侵,天地大道突變,差點便將太始大世界變成魔域!”

寒澤康說起此事,便是一陣唏噓,道,“那時,神王懸空親自出征,煉化魔道,這件天道至寶也伴隨了祂,經歷了不知多少除魔衛道的大戰。”

火龍上人也道:“因此須彌四界百姓,每隔百年,便要來到山頂朝聖,一面是祭祀玄空神王,一面是祭祀水火混天鼎,紀念他們做出的貢獻。太始大世界的各門各派,也會派人前來觀禮,紀念他們的功德。”

許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這時,一尊巨大的石像映入許應的眼簾,石像大半被埋在山石之中,只有大半個腦袋露在外面,依舊巨大無比,如同一座山巒。

石像面帶慈悲之色,閉著眼睛,似乎不忍看世人的苦難。

“那是什麽石像?”許應詢問道。

師徒二人看了一眼,道:“古老時代的遺跡。好像叫做佛的石像。”

火龍上人道:“原本須彌山頂還有一片古刹,也是古老時代的遺跡,好像叫做大雷音寺。玄空神王嫌棄古刹太古舊,又礙事,便將那片遺跡搬運起來,送到前面的火羅國去了。待會飛臨那裏,還能看到。”

過了不久,他們飛臨火羅國,果然看到一片古老而恢弘的遺跡。

許應望去,只見大雷音寺的四周,有著萬千座金刹,但多數已經倒伏,破敗不堪。

許應降落下來,來到大雷音寺外,仰望匾額。

古刹幽深寂靜,破敗荒涼,沒有任何生機。

寒澤康在上面喚道:“許兄弟,快點上來!山上已經開始祭祀大典了!”

許應高聲道:“我看一看,馬上來!”

他擡頭望向遠處山頂,那裏金碧輝煌,神光璀璨,香火繚繞。

“這個距離,約有三千裏,正適合我施法,奪走天道至寶水火混天鼎!”

許應揚了揚眉,走入大雷音寺,只見寺中有一片金龍池,不過池水已幹,池中有骨架匍匐,想來是池中金龍渴死在此。

許應輕輕揮手,霎時間池中水滿,如明鏡一般。

他俯身望向池中,水面如鏡面,映照他的面容,而在水下,卻恰恰浮現出須彌山頂的景象!

須彌山上,香火鼎盛至極,須彌境一百零八國的國主,率領使者、王子、貴胄,紛紛來到山頂,進獻供品,牛羊牲口以及奴隸,獻祭須彌諸神。

須彌諸神,模仿天道諸神而設,共有三百六十周天正神,各自相貌奇特,神力滔天。

但規模最大的,還是祭祀水火混天鼎。

祭祀大典已經開始,一百零八國的國主與一眾使臣數萬人,規模浩大,香燭之氣繚繞,祭祀神鼎。

只見那火形成浩瀚火海,懸於半空,水形成汪洋,水火交濟。

此火乃是三昧真火,無物不焚,水是三昧神水,無物不化,從這水火中,誕生出一尊不焚不化的神鼎,孕育金丹,為仙道之始。

眾國主見水火混天鼎從汪洋火海中冉冉升起,紛紛頂禮膜拜,數萬使臣也在此時紛紛跪拜下來,向那神鼎叩首。

一尊尊須彌山天神,也紛紛叩拜,贊頌天道至寶神器的偉力,鎮守世界,保世人平安。

諸神的念誦聲震耳欲聾,各國國主獻上的牛羊牲口和奴隸,一並嘭嘭爆開,在念誦聲中化作團團血霧。

數以百萬計的生靈,血霧騰空,精氣蘊藏在血霧中,便向那水火混天鼎中湧去。

那血光照耀之處,便有各種天道符文浮現出來,遍布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