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那丫頭能治得了你

“朕知道,還有蘇家那丫頭。”皇帝言語中隱含笑意,“你這頭炸毛獅子,竟會被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黃毛丫頭給馴得服服帖帖,這是讓人沒想到的。”

鎮國公露出了震驚的目光,太子卻含著些許揶揄。

韓陌臉頰通紅,越發結結巴巴:“她本就不是什麽善茬兒,比臣兇多了……”囁嚅半日,他立刻轉了話題:“皇上,還是接著往下說吧,調了我們父子去兵部後,皇上這邊可曾又取得了什麽關於鐵券的進展?為何皇上如今已能確定護國鐵券就是三枚呢?”

“中軍都督府這邊你父親漸漸化被動為主動,隨著羅智等人暴露,兵部的爛賬一筆筆地攤開來了,這時候——也就是去年冬月,太原王家突然有人進京來了,稟報朕說,他們的家主過世了,護國鐵券傳到了他們這一代。按照慣例,朕需要親傳聖旨予新任的家主,並當場核驗鐵券真偽。

“朕登基十余年,還是第一次處理鐵券接任之事,當時朕也只是例行行事罷了,不料卻在開啟鐵券上方銘文的時候,原本應該契合得嚴絲合縫的鐵券,卻出現了一道意料之外的缺口。

“因為這兩枚鐵券的紋樣在宮中都有留存的,朕立刻找來屬於江家的那枚圖樣出來察看,兩枚鐵券紋樣合在一起,原本應該是一龍一鳳首尾相纏,線條圓潤完整,但拼接起來圖樣龍鳳已十分完整,但交纏之處卻並不順暢,幾經推演,那缺掉的一塊也絕不像是與龍鳳有何幹聯。

“朕立刻召了江家人持券進京。經過實物對比,兩枚完整的鐵券果然是不能順暢相接的,王、江兩家人在京停留數日,最終根據圖紋走向推測,龍鳳交接之處確實缺了一塊圖紋,按照現有的鐵券,缺失的那塊圖樣並不會比王江兩家所持的鐵券要小,至此,也就正合了早前那第三枚鐵券的推測!而另一枚鐵券上,刻著的應是另外的圖騰!”

三人屏息而立。

待皇帝執茶潤喉時,太子才問道:“王、江兩家都一致這樣認為嗎?”

“沒錯。這個結論,正是他們在反覆推演之後,我們一起得出來的。”

“那他們還是沒想到曾經是否聽說過這枚鐵券嗎?”

“沒有。他們與朕一樣,在這之前一無所知。”

殿中再次陷入沉默。

雖然皇帝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但是經他之口說出的結論,應該是不存在錯誤的。那麽所有的疑問最終都集中在了這第三鐵券上:它是作為什麽用意被賜與出去的?賜予的對象是誰?這麽多年了,從太祖至今已歷朝四代,這麽些年來居然無任何人知曉,而投遞匿名奏折的人又如何知曉?他到底是誰?

“咱們是否該從那些開國功臣裏排查一番?”鎮國公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夠資格得到鐵券的一定是為太祖深深信任的人家,而這樣的人家,除了那些居功甚偉的功勛還會有誰呢?“會不會是在當朝哪家公侯手上?”只因當初的功勛之家如今都已經是朝中的簪纓之家。

“查過了,不可能。”皇帝言語輕緩但又果決,“按照太祖對待王、江兩家的方式,也知道持有那枚鐵券的人不可能會在朝擔任要職。”

韓陌心念一動:“但是這枚鐵券如此隱秘,連這麽多代的君王都不曾知曉,萬一這位就是走的大隱隱於市的路子,藏在朝中以此為隱蔽呢?”

這話一出,眾人皆有動容。

鎮國公瞬間看向皇帝:“皇上,臣以為這種可能不是沒有。”

皇帝問太子:“你認為呢?”

太子沉吟:“太祖行事縝密,對持鐵券之人必定有所安排,兒臣以為,阿瞞所說也許確有可能。”

皇帝點頭:“其實他若是在朝之人,那麽這份奏折的傳遞也就更合理了。只有朝中官員,才更有機夫接近朕,也更有機會掌握到朕的行程。所以,遞帖之人,便極有可能正是被賜予了鐵券的這戶人家裏的人。”

線索趨近清晰,大夥的思緒也活躍起來。

韓陌進一步道:“正因此人身在朝中,常蔚等人作亂,他也許也是知道的,故此遞了這道奏折加以提醒。還好皇上聖明,下即予以重視,一直在不懈追查。”

“但事情還並沒有完全明了,”說到這裏皇帝眉間又凝起了凜色,“太祖皇帝當初授予這枚鐵券出去的用意是為何?那些被剔除的那些礦藏究竟在哪裏?常蔚所持的疑似虎符之物究竟是什麽?是虎符?還是如同鐵券一般要緊之物?常賀帶著它去了哪兒?

“常蔚已在羈押中,他遲早逃不過一個死。眼下他的命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那麽多不在官府載錄監管之列的礦藏,如若落在有心人之手,那於朝廷而言就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