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嫁過來不順從怎麽辦?

皇帝對袁清一案的心思——想想也是,鎮國公離開東林衛後去了中軍都督府,隨後作為兵部郎中的羅智就出事,這後頭能簡單得了嗎?

皇帝當年險中求勝,逆襲成帝,不可能沒點城府。這其中究竟或許和蘇婼沒有關系,不過,多留點心總是不差的。

說回羅智。此番這姓羅的落了這麽大個把柄,對蘇家來說,本應該狠敲他一錘。但實際上蘇婼並沒有指望蘇綬能把他一下錘死——袁清的案子未解是其一,其二蘇綬多年來養成的謹小慎微的性格使然,也讓人不可能對他寄予多少指望。

不過經此一事,羅智想要再騰出心力對付蘇家也是不可能了,皇帝給羅智留的這線生機,明顯也是要坐等大魚上鉤。羅智若是聰明的,當知是懸崖勒馬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他最正確的做法就是主動向皇帝坦誠緣由,再對付蘇家於他也沒有什麽好處。

“蘇祈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羅智這裏了了,她就想起了這茬來。

扶桑道:“洗墨來過了,正要回稟姑娘呢,姑娘說的那家茶館倒是沒發現有韓家的人,但是二爺打發他們去查了查那館子的東家,卻發現那館子是鎮國公夫人的嫁妝鋪子。”

韓陌他娘??

蘇婼冷哂了一下。這家夥果然是有準備的,竟然在他母親的眼皮底下跟大姑娘約會,這要不是有啥圖謀,她卻也不相信他這麽豁得出去。

盤算了一下之後她頓了頓:“是蘇祈讓洗墨查?”

“是。二爺還讓他們連夥計都挨個打聽過呢,不過沒發現問題。”

蘇婼手指頭在炕桌上敲了敲。

扶桑見狀道:“二爺這次事情可算是辦得不錯。姑娘可以賞賞他。”

蘇婼手指停下來,睨她道:“說的是,那賞他每日紮一個時辰馬步。讓洗墨監督。”

扶桑:“……”

韓陌回到府裏,竇尹、宋延還有楊佑都還在候著。

他也沒搭腔,進門先除了衣,沐浴完出來,才拖著半濕的頭發坐上錦榻。

“羅平一家呢?”

一個下人,且還是犯事的下人,豈有資格得見天顏?先前在半路分道時,韓陌就打發竇尹將他們押走了。

竇尹道:“安置在後巷,著了護衛嚴加看管著。”

後巷一大片是鎮國公府下人們所居之處,也是國公府的地盤。知道韓陌不會待見把這樣的奴才帶回府,那麽幾個人商量之後就做了如此安排。而羅平到底掌握著羅智許多信息,為免生出枝節,自然還是著人看管著穩妥些。

韓陌坐起來:“多派幾個人看著,仔細出變故。無事便去審審,套些信息。”

竇尹應下,又問:“看模樣,結果不是很理想?”

韓陌沉氣,把來龍去脈說了。幾個人對視完,楊佑先出聲:“皇上向來殺伐決斷,不該這麽處置啊。”

“誰說不是?”韓陌凝眉望著面前桌上一碗茶,“我怎麽也想不明白,一個當年能夠在重圍之中絕地制勝的英武君王,登基以來還毫不含糊地處置過包括兩名一品大員的君王,在朝局穩定之下,他居然會選擇放長線釣大魚這樣的方式來應對一個五品犯臣。皇上這是怎麽了?”

面對他的困惑,大家也同樣困惑。宋延道:“不知道國公爺會不會知情?”

韓陌搖頭:“如果父親知情,那皇上也沒必要瞞著我,跟我講那麽多道理。”

竇尹沉吟:“帝王心術,最是難測,也最好不測。左右我們認準一個理,皇上是仁愛之君,國公爺雖是進了軍防,但是並無兵權,又不像文官要擔心門生結黨,如論如何,皇上都不至於有提防韓家的必要。”

皇帝自登基起,東林衛指揮使的位子就是鎮國公。就算他走了,如今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也是他的徒弟。

整個東林衛都是皇帝的親信,韓家曾為皇帝出生入死,說白了也就是皇帝黨,皇帝當然沒有任何理由需要提防韓家,但是正因為這麽些年韓家與宮中關系密切,韓陌才會像擔心一個叔伯那樣地擔心皇帝。

不過竇尹說的也在理,帝王心術,哪裏是給臣子們猜的?

……

羅智這事鬧得沸沸揚揚,自然不少人背地裏議論。不過紛飛的口水對羅智的攻擊性不大,反而蘇家竟與小閻王韓陌聯手搞起了對手,他們一個保守刻板,一個張揚跋扈,居然也合謀在一處,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對蘇綬來說這也算是個不太愉快的誤會,卻是後話。

此時此刻,蘇家鋪子被人尋釁時剛好就在場的呂夫人聽得下人講了來龍去脈,正坐在屋裏出神。

“母親。”

門外走進來的青年就像是朝露下的青松,神采奕奕,“您不是說要引我去挑硯台麽?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