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打探消息

孟昭君昨天慫恿母親讓丫鬟派人送給唐府少奶奶拜貼,順便讓人打聽一下,唐順延在家裏幹什麽?

去送拜帖的人很細心的在唐府送拜貼時,打聽了一下唐家小少爺唐順延,今天在不在府上,在幹些什麽?

孟昭君在閨房裏練字彈琴,每天都做著差不多的事情,唯獨女紅沒有學的精。

並不是說她學女紅太笨,畢竟她現在的年齡只有兩歲多差兩個月才三歲,其他的技能能這麽好,並不是她今生太聰明,是個神童,這是前世帶來的記憶。

這些記憶完全成為了她的金手指,能得到家人的寵愛,更是讓她利用這個優勢,在這古代還生活在一個有權威的家裏過得美滋滋的。

覺得她利用前世的記憶,她的才藝如此好,已經不需要學的太多琴棋書畫,字體。

她又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夫婿養成,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關注唐順延。

三五天去一次唐府做客,還在唐府收買了眼線,讓眼線每天都關注孟昭君一舉一動。

正午之前,派出去送拜帖的人回來了,把唐府唐小少爺今天的行蹤告訴了孟昭君身邊的丫鬟,丫鬟進入房間稟告孟昭君說道。

“小小姐,派去唐府的人回報說,唐順延小少爺跟著奶娘去了農村,此時還沒回府。”

孟昭君正在寫一副字,年紀比較小,就算有寫字的才能,寫出來的字力道不夠,並不能寫太大的字,聽到丫鬟說的話,正在練字的手一抖把這個字寫歪了,整副字作廢。

孟昭君很自信,家裏卻也有女生上來教她,每天都會給她布置功課,不過她因為有才能,學習比較自由,想不學的時候隨時可以請假。

女先生也得到了孟家夫人的首肯,適當的時候讓孟昭君放松一下,女先生每次在孟昭君讓她請假,她會答應。

孟昭君每天除了練字,還會琴棋書畫都練,當然也會學刺繡,女紅。

前世的記憶裏,只有女紅最不行的,別說刺繡,制作衣裳或者縫補衣服都不懂,像他們這樣的千金小姐,是不需要自己做衣服穿。

卻每個人都要學女紅刺繡,只要學到這個技能,就算是以後用不著,也要做完美的才女。

畢竟在古代更多的人,自己的嫁衣是自己做的,還有裏衣,夫君的一些衣服也需要做妻子的幫忙做,更是一些荷包香囊,手帕之類的刺繡,這些必須要學。

既然琴棋書畫其他的她都有自信,孟昭君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女紅刺繡上。

不知道是天資不行,還是年紀太小心不夠細,女紅學的磕磕碰碰的,唯一一項技能不得到先生的贊賞。

孟昭君聽到了丫鬟的稟報,放下了比緊張的神色瞧著丫鬟說道:

“查,快去查唐順延那個奶娘家裏的事,家住在哪裏,家裏有什麽人,有什麽背景,家裏人在龍泉是幹什麽的?”

“小小姐,派去的人很機靈,知道小小姐肯定是問唐小少爺身邊的奶娘李氏的情況,再回來時已經打聽到了。”

丫鬟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

孟昭君著急的說道:“既然已經打聽到了,快說呀!”

“小小姐,不要急,容我慢慢道來。”

“好,你說……”孟昭君在旁邊的一張椅子坐下來。

丫鬟給她送上一杯茶,瞧瞧這個只有兩歲多快三歲的小小姐,看看如此著急的樣子,一些語言和心思細密,真的一點都不像是兩三歲的孩子,總感覺面對的小小姐是同年齡的人。

這種感覺並不是現在才有,在小小姐出生之後,她一直在小姐姐身邊,自從他能說話之後,才慢慢的發覺,行為舉止非常逆天的不正常。

小小姐如此妖,小小姐身邊的人得到了主人家的叮囑,不能把小小姐的事傳出去,在小小姐身邊的人都是賣死契的,只能忠於主人。

“小小姐,唐小少爺身邊的奶娘李氏,來自布神村,夫君和公公都是做木工的,家裏有兩畝薄田,有三個小姑子,有兩個小姑子還沒出嫁,其中一個快出嫁,聽說是要嫁到他們鎮上的一個小商鋪做兒媳婦。

有一個小姑子嫁到了本村,並且生了一個男娃,李氏生了五個閨女,最小的那一個在李氏來唐府做工的時只有一個多月,此刻應該有四個多月了吧?”

孟昭君聽到了李氏有五個閨女,其他的人她並不關注,以她敏感的心,總感覺李氏這五個閨女,也許其中一個會對她夫婿養成進行威脅。

“李氏的五個閨女,年紀多少歲?”

“小小姐,聽那人的稟報說,李氏最大的閨女八歲,然後三年兩個,第二個快六歲,第三個快五歲,第四個快三歲,最小的這個四個多月。”

孟昭君聽了丫鬟的話,覺得在古代姐弟戀比較難一些,畢竟男子都比較大一點成親,女孩子到了15歲就找婆家成親,18歲還沒有成親的,已經成為了老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