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馮時謙!”

江之衡無話可說,被無形的墻壁困在原地,不住咂舌。

王斑領命到酒鋪去瞧了一眼,回來說一切如常,去時看到她正樂呵呵地招呼著上門買酒的客人,神清氣爽,叫少爺不要擔心。

馮俊成總算放下心來,又問她今日穿什麽色的衣裳,戴什麽款的首飾,王斑哪裏記得清楚,即便記清楚了,也不敢如數家珍地說出來,只大致說是銀珠色的比甲,發髻似乎埋了一支光杆子銀釵。

一通形容 ,小少爺手執書卷在屋中踱步兩圈,推窗見入了初冬,深吸氣沁涼舒爽,沒頭沒腦地笑起來,靠在窗下捧書細細研讀。

屋外岫雲聽窗紗裏主仆二人窸窣耳語,暗道古怪,留了一個心眼,在王斑走出來時,待他拐過回廊,將人攔下。

“哥兒請留步。”

素日馮俊成與王斑最親厚,即便是岫雲紫瑩要想知道少爺在外的近況,也要靠在他那兒打探。

王斑將身子半傾,“岫雲姑娘有什麽吩咐?”

“你適才和少爺在屋裏密謀什麽呢?都壓著嗓子說話。”岫雲問得玩笑,也好不叫王斑懷疑,“別是他在外頭惹了什麽麻煩,不敢告訴家裏。”

王斑笑一笑,“姑娘多心,少爺在外好著,沒惹麻煩,那也不是密謀什麽,只是說起日前和江家二少爺一起看到的一樁軼事罷了。”

“什麽事?”

王斑脾性溫順,從來與幾位姑娘交好,這會兒推辭也不會惹惱了岫雲,“姑娘要好奇,就等少爺休息聽他親口說吧,我這還有急事,要往賬房去。”

岫雲哪能真去問馮俊成 ,聽王斑如此說,至多留個心眼,少爺多半有什麽事瞞著家裏。但太太要問起來,她也一樣不會泄密。

沒幾日就是馮俊成的生辰,過完生辰他才是滿打滿算十九歲,岫雲見少爺房門緊閉,便兀自坐到耳房繡起要送他的荷包花樣,一面繡一面拿遠了瞧,愜意地哼起小曲。

馮俊成正是生在初冬,也有著冰雪般澄明亮堂的心性。

轉眼烏兔奔走,鬥轉星移,來到馮俊成生辰這日。

老夫人院裏養了幾個小戲,今日將戲台擺到後花園,叫小戲子們甩水袖穿梭亭台間,別有一番風味。

馮家原籍山西,在馮俊成太.祖那輩搬到了浙江錢塘,因此馮家祖宅也在錢塘,若非後來公事調動,使馮家二房搬來江寧,這會兒馮府舉家都該住在錢塘老宅,幾代同堂,熱鬧非凡。

而今錢塘只住著馮家長房,也就是馮俊成的大伯,管著馮家的良田和商號。不過兩邊大長輩都只剩下老太太,妯娌之間不比親兄弟近,於是關系漸疏,唯年節裏才相互走動。

今歲錢塘家裏幾個長輩陸續生病,錯過了江寧老夫人的五十大壽。

上月傳來消息說錢塘那邊大好了,就趁著馮俊成生辰,闔家到江寧來團聚。

正午時分人就到了,門口停了足有十駕車,行下車人頭攢動,說起話更是人聲喧鬧沸沸揚揚。

上次見面還是去歲年關,因此大家都格外熱切。馮俊成迎賓走在最前,被錢塘親戚簇擁著回進府裏,對他又是道賀又是贊揚,這個塞他一只金樽,那個贈他一塊寶玉。

老夫人見他被“推來搡去”形容尷尬,咯咯笑著,招呼眾人一道往後院去看戲。

錢塘那邊不是官宦人家,規矩不比馮俊成的家裏繁瑣,他大堂哥只比馮俊成年長一歲,孩子卻能自己走道兒了。

那還不是正室的孩子,是通房丫鬟生了過繼給正頭奶奶的,正頭奶奶如今也懷上了,肚皮微微隆起,再大些便不好再乘車趕路。

趁這會兒賓客們還沒到,錢塘家裏的老太太忽地就抓著馮俊成的手,問他幾時也給馮家添幾個重孫。

馮俊成不曉得如何應對,是自家老祖宗替他說了句,“俊成不比錢塘的兩位堂兄弟,將來手下要管商號管生意,沒什麽好讓孩子繼承,我們也不催他。”

錢塘的老太太姓孫,孫老太聽後笑了笑,拍拍馮俊成的手背不再言語,轉而是兩位堂嫂接二連三又誇耀起他去歲中舉,忙著替他找回顏面。

族裏都知道馮俊成是個怪人,都快二十的年紀還不成婚,也不是出身不顯,難不成身有頑疾?若為等柳若嵋及笄成人,也不礙著他先經歷人事。

旁人一概不知,這都是因為馮俊成的一個心結。

他眾多友人都是官宦商賈之後,當中不乏開蒙甚早,在外尋花問柳毫無節制者,就有那麽一位,十六歲時,染病死了。

至於岫雲紫瑩,丫頭們到年紀都要放良嫁人。眼下她們是盼著想著,可真要讓他收做通房,若幹年後還不恨死他了。

這些念頭他從來不曾宣之於口,因為沒人會懂他,正如沒人懂他不願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願與所愛之人永結同心的天真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