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愧疚之意

為了這次補拍,事實上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吳飛揚特意跟原來的劇組請了假,因此,第二日與鄭斯瀾一搭完剩下的需要同框的三場戲,他不得不動身離開X城。

“斯瀾,我聽說,若晴他們實在沒法來和你搭戲,接下來,你的戲,可能差不多都是獨角戲,可得加把勁咯。”

“我會的。”鄭斯瀾語氣誠懇,“吳大哥,謝謝你!”

“其實,我比你更想說一聲謝謝。”

“……?”

見鄭斯瀾果不其然露出不解的神情,吳飛揚笑道:“斯瀾,雖然你就像你所說的那樣,只是半路出家而已,但你對表演一直很認真,很執著。說實話,從你身上,我多少找回了當演員的初心。”

鄭斯瀾不禁一笑,“我有那麽大的力量呀?”

“當然!期待到時候能在S市見到你。”

“好,我會爭取到場。”

·

鄭斯瀾拍的第一場獨角戲,便是宣驪在戲中的重頭戲:他對著昆侖劍,內心掙紮良久,最終抵擋不住誘惑,以血獻祭邪劍。

少了優秀搭档的托舉,就好像在走一條幽暗隧道,本來前頭有人舉著火把領路,告訴你該怎麽避開石子和坑窪,如今卻得接過火把,獨自探索前行,難免感到有些吃力。電影鏡頭一向比電視劇嚴苛,對演員的要求更是高。離了吳飛揚的帶動,沒有了參考的尺度,鄭斯瀾一開拍便連遇數次NG,被楊導評價為“不夠自然”。

糟糕的開場讓他感到有些不安,他這才發現自己先前兩日的拍攝因為有吳飛揚在,實在過於順利。可是,路終究得自己走,不能依賴別人。

“電影要在大銀幕上播放,你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無限放大,觀眾在那個空間裏看得真切,如果你的表演痕跡過重的話,他們就很容易出戲。”楊志城並沒有責罵鄭斯瀾,而是聲音慈和地說道:“你要注意表演的分寸,學會收斂。而且,電影不像電視劇那樣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講好一個故事,所以,需要在短短的鏡頭裏就傳達出飽滿的情感和信息量,並且以盡可能真實的情緒感染觀眾。”

鄭斯瀾認真受教,點了點頭。現在再看監視器裏自己的這段表演,他儼然意識到自己的表情控制得不夠好,演得太過,有些崩壞了。

電影表演得克制,又需要傳達情緒和信息,只能依靠細微的眼神、表情和動作。鄭斯瀾有所領悟,鼓起勇氣道:“楊導,我試一下?”

楊志城應道:“可以。”

表演重新開始。宣驪身在屋內,扶著門扇往屋外張望了兩眼,確認沒有旁人在周圍,這才輕手輕腳地掩上門,並快步走向昆侖劍放置的長桌,緊接著,他動作既輕且慢地抽出劍鞘,力保不發出一點聲音。在桌上放下劍鞘之後,他橫著劍身,面部微繃,移動目光從劍柄至劍尖仔細打量,瞳孔放大,眼神中充滿了對無上力量的渴望,一邊嘴角微不可察地挑起。然後,他緩緩擡起左臂,任由衣袖滑落。只須輕輕一劃,這邪劍劍刃見血,他的目的就能達成。他微斜著臉,盯著自己白皙的腕臂半晌,眼神裏的狂熱卻逐漸褪去,面部肌肉微松,刀刃離皮膚幾乎是一厘之距的時候,他遲疑了。

“卡!”

楊導聲起,鄭斯瀾恍了下神,手裏的利劍忍不住一抖,差一點就真的劃破皮膚。工作人員當即上前要幫他拿著重約兩斤的道具真劍,鄭斯瀾搖了搖頭拒絕,仍是握著劍柄,只是讓劍刃稍微遠離身體。

他直接望向楊志城的方向,沒有出聲,只聽對方說道:“小鄭,前面很好,可以過了。就是最後,眼神不到位,從舉起手臂那裏重新開始吧。”

鄭斯瀾點頭,稍作調整,待場記喊“Action”之後,便再一次投入到角色的狀態之中,這一回,他仍然沒演完就被叫停,“卡,眼神裏要有故事感。”

不過,就這麽一個眼神的特寫,連遇NG,鄭斯瀾好不容易拾回來的信心幾乎又丟了,望著走過來的楊導,他率先出聲:“導演,這回我的情況是?”

楊導道:“小鄭,你眼神裏的猶豫層次不夠,你說說看,為什麽這臨門一腳,他猶豫了?”

“一是他害怕利刃,這種自我傷害需要勇氣,”鄭斯瀾認真回答道:“二是,他內心還在糾結、矛盾當中,他知道後果,他是善惡搖擺之人,他怕沒有回頭路。”

“說得都對,但還不夠。”楊導循循善誘,提示道:“你回想一下昨天和前天跟飛揚的對手戲,為什麽宣騏入魔後,喪失理智,最後一刻還是放他哥一馬?”

“因為他對他大哥有感情!”鄭斯瀾一點就通,若有所思,忙回道:“從小到大,宣騏都對他很好,疼愛他,照顧他,保護他。宣騏交代他要看好昆侖劍,不要讓它見到任何血光,而宣驪一旦違諾,是辜負了親哥的無比信任,他對親哥雖一直嫉妒,心底卻是愛的、感激的,所以,當面對無上力量的誘惑,選擇背叛時,他才會糾結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