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太祖命殞黃龍府(第3/4頁)

就連去那玉清昭應宮的次數都少了很多,不過,去師師姑娘那裏還是一如既往。

另外就是官家對於狀元公你的信任還是那麽的一如既往。

從各方面的反饋來看,師尊還是那個師尊,每隔三到五日,必定會有信抵達河北路。

信裏邊不是在聊家常,就是在顯擺他又創作了什麽樣的藝術作品,甚至有時候還埋怨小高送往東京汴梁的特產太多,他送了人都還剩下不少。

與其說是抱怨,倒不如說是誇獎,高璋自然是師尊一說,弟子必定認錯,但是這樣的錯,寧可多犯,絕對不能不犯。

要不然,師尊怎麽可能會親自下恩典,許自己的妻子前往河北來陪伴自己左右?

還尋了理由,又給自己親爹加了食邑,這一切不正說明了一件事情,禮多人不怪。

……

看著那一車車準備好的禮物,由著一隊禁軍護送著啟程離開。

高璋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這才跨上了座騎,決定到街面上溜達溜達,看看越來越繁華的雄州百姓們的生活場景。

如今高璋已經將自己的官邸,從保州移到了更接近邊境的雄州。

此刻,雄州城內,不但有大宋的百姓和商販,也有不少來自於遼國的商販和百姓在此。

因為今日,正值大宋皇家醫館雄州分館每逢每月的十、二十、三十,才會舉行的義診。

這自然也是出自於高璋向師尊的建言,為的自然還是收攏河北路的民心。

同時還順勢影響那遼國與大宋接壤的諸州縣漢民的民心。

自打高璋決定要從那女直人的手中買下那些戰俘開始,就已經考慮過對方會拿老弱病殘傷來晃點自己。

高璋去信告訴師尊,想要贏得民心,並且要讓那些遼國的百姓軍民知曉是誰對他們施恩。

所以最好就是以皇家的名義在這與遼國接壤的諸州縣開設皇家醫館分館。

一來,可以讓大量的醫者前來這些地方,平日裏為百姓診治,然後每月再抽上三天為百姓們免費義診。

另外,還在這些邊境諸州縣也都興建了完備的官學,讓那些貧寒子弟,也能夠有機會讀書。

而且這些州縣的官學,皆是由開封金屬工坊出資興辦,除了蒙學之外。

還開始了算學、機械、紡織等好幾個學科,這些都屬於是委培。

只要你們樂意去上,那麽你們的學費將會全免,而且學成之後,直接進入到那些開封金屬工坊旗下的產業做事。

莫要看僅僅只是興建醫館和學館這兩種簡單的手段,但是這裏邊卻都是包含著最基礎的民生工程。

高璋可是記得,後世中東那巴以沖突地區,哈馬斯正是靠著醫院和學校,贏得了不少的民心,甚至還屢屢讓那號稱巴正統派的巴解組織狼狽不已。

就足以得見,這兩招只要用得好,絕對是收獲民心最犀利的工具。

……

一身普通的人服飾的高璋,來到了那義診的皇家醫館雄州分館的那條街。

醫館前,已經擠了上百號人在那裏排隊,並且是由差役來負責維持秩序,避免發生紛爭。

另外還安排了人分發號牌給那些病患者,以避免有人等到天黑關門都看不上病而心生怨意。

而在這裏排隊的百姓,不但有宋國的,也有遼國過來的漢民,甚至是契丹人。

不過好在,這引起醫館都一視同仁,再加上他們那手精湛的醫術,在這遼宋接壤的諸州縣百姓那裏可是廣受好評。

而在距離醫館不過一街之距,就是那雄州的官學,這裏邊的蒙學館頗具規模。

而在這裏上學的,可不僅僅只有雄州百姓的孩子,還有一些正是從遼國的歸義城,霸州等地過來讀書的遼國青少年。

不為別的,就因為在這裏讀書不但可以免費,甚至還能夠在未來有著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誰不樂意?

有些遼人,只是悄悄地將孩子送過來,而有些人,則是舉家遷入宋境。

當然,想要遷入宋境,手續並不復雜,畢竟大宋是巴不得。

而遼國與大宋接壤的那些官吏,絕大部份都已經被皇城司的探子各種上下其手,收買了個遍。

至於那些州縣的役吏們,同樣也是只要錢給夠,他們自然也不會攔著,畢竟攔著就是擋人財路,那可是會死人的。

現如今,遼國留在宋遼邊境的契丹兵馬,已經只剩下了萬余武卒,其余的皆是在當地招募的漢人士卒。

而那些契丹武將們,同樣也得到了那些宋國商賈的大筆賄賂。

只要宋人沒有興兵來伐,對方只是做點生意,哪怕是搞點人口生意,只要雙方你情我願。

他們這些只要有錢就足夠的契丹將領自然也很樂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