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令遼國無解的陽謀……(第2/3頁)

如果確定他們並非宋國奸細,自然也就不會對他們進行什麽懲治,這麽一來,對於那些漢臣,面子上也能交待過去。

另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宋國居然能夠把罪惡的大手伸往遼東,還跟那女直人有了交道。

而且還能夠跟女直人搞起了人口貿易,這絕對要遠遠比戰俘歸來要更令人震驚好不好。

希望陛下趕緊拿個主意,第一時間派出使節強烈譴責宋國的騷操作。

並且責問到底是不是他們在暗中支持女直,並且立刻停止這個的行為。

可問題在於,在吏治腐敗的大遼官場,上面的命令,落到了各級地方之後,自然而然也就變了模樣。

不但大量才剛剛還家的戰俘被抽入了監牢嚴刑拷打,甚至還將那些還家戰俘的財帛收繳,甚至還查抄那些戰俘的家產資財。

更有甚者,地方官員連同那些護送戰俘還家的遼國商賈也一同鎖拿下獄,想要出獄,拿財帛來贖。

這些地方上官吏的舉動,自然也激起了遼國漢人百姓的不滿,可謂怨聲載道。

而遼國南京的漢臣,例如南院宰相張琳、李處溫等人紛紛上書,遞往那大遼天子耶律延禧處,強烈地表達了不滿和擔憂。

認為此舉只會激化朝廷與百姓之間的矛盾。

這段時間,終於從慘敗中恢復了過來,又在百忙之中抽出了時間開始遊獵的耶律延禧。

在收到了來自於南京道的那些猶如雪片一般的奏折,同樣激起了身邊的文武臣工的爭執。

不少大臣認為大遼應該警惕宋國的行徑,十有八九,是想要趁著大遼的注意力落在那女直人身上之後,暗戳戳地想要謀劃燕雲十六州。

也有臣工認為,宋國這分明就是示好大遼,想要博個濫好人的仁義之名罷了,不必太過在意。

而蕭奉先則站出來支持第二個論調,畢竟大宋現如今邊軍的數量相比起之前的三十萬,已經少到不足十萬之數。

這難道還不夠證明宋國願意與大遼繼續和平相處嗎?

如果他們真的想要圖謀燕雲十六州,為何不趁著大遼抽調走大量的精銳之師後,迅速進攻大遼的南京道。

反而要將大遼被俘將士給贖回,還送還遼境?

只能說明,宋國仍舊懼怕大遼,所以才會做出如此討好的舉動。

而且宋國還特地遣使前來說明情況,這些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嗎?

倘若耶律延禧是一位英明君主也就算了,可偏偏這貨就是個比趙佶更加不堪的昏君。

偏偏就覺得蕭奉先分析的十分有道理,沒有繼續追究此事,反倒下令,命南京道各州縣官吏,征召更多的漢人入伍。

前往北方增援局勢越來越糜爛的東京道,以及加強中京道的防禦。

而是下旨督促北院樞密使事蕭韓家奴、南府宰相張琳加緊征討那奪取了大遼東京的高永昌,以及討伐女直叛賊。

相比起那亂成一鍋粥的遼國而言,大宋河北路的各種建設和發展,仍舊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仿佛北方的戰亂,沒有影響到大宋一絲一毫。清淤工程飛快的進行著。

還在河北路的主要幹道,也在加緊鋪設水泥路面,畢竟那麽多的廂兵,既然已經脫離軍隊編制。

總得找點事情給他們做,讓他們搞工作,這是最適合不過。

大宋的工商業十分的繁榮,對於發達的交通也有著迫切的需求。

重要的是,大量的工程,使得那些河北之地的廂軍與百姓都能夠在農閑之時,能夠賺取到財帛。

又能夠利用賺到的財帛去進行消費,帶動河北路的商品經濟的繁榮。

河北路的經濟大面積向好,再對比那戰亂頻繁的遼國境內的百姓生活日漸艱辛。

自然也就讓那些遼國南京道的百姓們頗有怨言。

而隨著大量的遼國漢人戰俘的回歸故鄉,宋國所賜給他們的財物,多被那些官吏所奪。

甚至還在一些地方州縣引起了幾場規模不大的騷亂,而這一切,都是高璋,也是整個大宋都很樂意看好的好事。

而現如今,那位遼國光祿卿馬植的朋友圈正在快速的擴張。

遼國因為北方戰線告急,而頻頻強征百姓入伍,甚至還加重漢人居住的州縣的稅賦。

自然也引發了這些遼國漢人官吏的不滿,甚至還有大臣上書遼國天子,懇請天子為天下黎庶著想。

萬萬不要再加增稅賦,不然,必定會民怨載道,不利於大遼的統治。

可問題是,現如今內亂頻發,外面征戰不休的大遼朝堂,也只能硬起頭皮,繼續加征稅賦,以保證有足夠的錢糧繼續征討和鎮壓那女直反賊和渤海反賊。

……

只不過,那高永昌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雖然大元國成為了大宋的藩屬,並且還獲得了大宋給予的武器裝備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