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份來自於遼國東京的秘報(第2/2頁)

但是為了公平公正,大宋與遼國,可以向對方的邊貿城池委派外交人員。

以保障本官商人和百姓在對方國境內的利益。

增開邊貿,對於現如今之遼國,絕對也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但是宋國提出來的這些條件,卻讓蕭陶蘇斡與蕭嗣先有些遲疑。

畢竟宋國太過主動,讓他們有點摸不準宋人的想法,重要的是,這等增開邊貿的重大事務他們不敢擅專。

蕭陶蘇斡只能表示自己一定會第一時間就向北地傳訊,傳送大宋的善意。

至於朝堂那邊會不會同意宋國提出來的條件,他可不敢作出保證。

對於此,高璋自然不會阻撓,他很清楚,向來對宋國的豐富物資垂涎欲滴的遼國王公貴族聽到了這個消息。

只會跳出來舉起雙手雙腳表示贊同,絕對不會反對。

這些城池的相互開放,高璋所需要的可不僅僅只是緩和兩國關系那麽簡單。

而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令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看清楚宋國的行事風格。

同樣也要讓遼國的漢人看到大宋到底有多富庶繁榮。

只有通過多方面的滲透,才能夠讓那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從上到下,都願意跟大宋親近。

甚至都不需要蕭奉先開口引導輿論,當消息傳遞到了遼國天子跟前。

無數的遼國貴族王公都站了出來表示支持。

至於那叫領事館的駐外機構,也就區區十數人而已,難不成,區區十來個宋人,就能夠將大遼的城市給奪取不成?

何況咱大家也可以派駐宋國城池,總之這樣的好事,憑什麽不幹?

就在秋末之時,天子下詔,冊皇長子趙桓為皇太子,拜樞密副使高璋為太子少師、軍備部尚書。

初冬,太子少師高璋受命為大宋河北路經略安撫使,宋遼邊貿使離開了東京汴梁。

而梁師成這位在西夏曾經跟高璋打過配合的梁中官,再一次被官家踹到了高璋身邊,繼續承擔各種打雜工作,隨時隨地地預備著,由勤雜工變成監軍使。

至於臥龍鳳雛蔡老六與那童智勝,仍舊不出意外地跟隨著高璋,繼續前往河北路去蹭功勞。

哪怕是蔡相不樂意,面對著大宋天子的聖諭,也只能看著蔡老六又脫離牢籠,放飛自我。

河北路的治所,是在大宋的北京大名府。

但是高璋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宋遼邊貿使,當然不可能呆在大後方。

他直接就將自己的駐地,安置在了保州(保定),不遠處,正是與遼國協商之後,拿出來作為邊貿重鎮的雄州。

來到了這大宋的北部邊境,呆了還沒幾日,手中的工作千頭萬緒的高璋,就收到了一份來自於遼國東京的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