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滴充滿了藝術家皇帝真摯情感的眼淚(第2/2頁)

將書信小心地放入了懷中,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幅高掛起來的畫作。

“將這幅畫暫且先收起來,走,回書房。”

“啊,是,奴婢遵命。”

……

回到了書房,書房裏邊也放置了冰盆,但是難耐暑意甚烈,屋子裏邊並不涼快。

可是此刻,最是厭熱的官家趙佶,此刻卻就在屋中的書桌前,開始抄筆,對著那幅高璋的畫作,開始了臨摹。

哪怕是官家一句話也沒有說,興許是覺得這些凡夫俗子,根本就不會明白藝術家那種純潔而又崇高的思想境界。

但是,作為看著官家趙佶長大的楊戩,從官家之前在那亭內黯然落淚,到現在不顧汗生兩頰,猶自在兢兢業業地搞臨摹。

足以證明,那位足智多謀,手段花樣百出的狀元公,怕是又用他那出神入化的伎倆,又再一次深深地打動了官家。

楊戩默默地研磨著墨汁,若有所思地一扭頭,就看到了高懸於書房之中的那兩副幾乎沒有什麽分別的《少年中國賦》。

又回過了頭來,看著官家趙佶那認真到近乎於嚴肅的表情,還有那小心翼翼臨摹的筆。

讓楊戩甚至都有些期待,想看看這個時候,有沒有不怕死的角色,敢蹦出來攻訐那人在江南的狀元公。

不過想來,一直很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狀元公,應該還沒到蔡京又或者是童貫那種人憎狗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