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有史載以來的第一次正步大閱

可是此刻,有了那些鼓聲的掩蓋之後,原本只是竊竊私語的那些臣工不自覺地提高了嗓音。

而他們此刻議論的中心,正是那位小小年紀,卻已然披上了紫袍的高璋,說起來,還是因為這段時間廣為流傳的那些流言蜚語。

說是這位神童狀元家學淵源,承其父之衣缽精通軍略,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獨創出了前所未有的練兵之法。

而今次的春季大閱,這位神童狀元出入殿帥府出謀劃策,可是出力不少。

不過這些流言蜚語,落在了那些官員的耳朵裏,大家並不認可。

甚至覺得,這十有八九是高俅這位靠玩球上位的太尉,為了捧自己親兒子,到處瞎雞兒胡說八道。

至於有些武臣信誓旦旦地表示,高璋的確有好幾把刷子,聽到了他們這些斯文的讀書人耳中,都紛紛露出了意味深長的表情。

你們這幫子粗鄙武夫,想必是連拍馬屁都不怎麽會,看到了那玩球太尉在那裏吹捧自己親兒子。

你們這幫子除了舞槍弄棒,就是好勇鬥狠的殿帥府將軍們,自然分辨不出那高俅父子的廬山真面目。也就同流合汙,無腦一波吹。

劉仲武,此刻已與一幹武臣站起了身來,都紛紛朝著正朝著這邊行來的方陣望去。

劉仲武頗有些緊張,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自己的親兒子劉琦,現如今就在這支刀盾手方陣裏邊,作為分隊長,行進在最前方。

為了這個醒目到足夠風騷的位置,可以說是不少的年輕將領為此差點打破了頭。

可最終,自己這位成日往那高太尉府中溜達的親兒子劉琦,最終以最標準,最帥氣的步姿與軍姿,獲得了一幹將軍們的一致認同。

當然,這裏邊,自然也少不了高璋的功勞,二郎劉琦可是告訴過自己,他屢屢前往高太尉府邸,為的就是能夠在高璋這位少年練兵大家的跟前獲得指導。

畢竟,這種軍姿、步姿,甚至是耍刀,舉槍,握旗等動作,皆出自於高璋之手,沒有人比他更懂得其中的訣竅。

這讓劉仲武不禁暗暗慶幸,這位過去在一眾年輕子侄裏邊,顯得自信到有些桀驁的二郎。

居然能夠與這位深得官家青睞的珪璋賢侄相交莫逆,甚至還能夠向這位比他年紀還小上好幾歲的少年虛心求教,這當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而高珪璋,那麽小的年紀,不但說話行事,皆無稚氣,甚至你跟他深入交流之後,能讓你徹底忘記他的年齡和他那稚嫩的嗓音。

當真不愧是能夠以十一之齡得中狀元的神童,也難怪能得官家如此喜愛,入仕不足一年,已然賜紫佩金魚袋。

……

官家趙佶自然也不會像那票粗鄙武夫一般站在那裏東張西望。

而是維持著大宋官家的威儀,繼續從容安坐著,等待著那刀盾手方陣的到來。

就在那支隊伍,距離官家趙佶等人所在的觀閱台以及點將台不足百步之時。

原本還有些忐忑的高俅,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親兒子所在的方向。

然後舉起了手臂,做出了手勢。

原本那頗為震撼人心的鼓聲,陡然之間,全部停滯無聲。

這讓所有人都一臉懵逼,咋的,鼓都敲壞了?又或者是太尉高俅下達了錯誤的軍令了?

官家趙佶也不禁眉頭微微一皺,看向斜前方點將台上的高俅。

當真是都不知道應該說點啥了,你高卿家可是大宋武臣第一人,怎麽能夠犯這樣的錯誤,單這一點,你就遠遠不及你家那小高。

官家趙佶,終究顧及高俅作為本次大閱的主持者的顏面,沒有作什麽表示。

結果卻看到了頂盔貫甲的高俅,再一次舉起了手臂。

“咦,官家您看,那支隊伍,居然絲毫不亂……”

耳畔傳來了楊戩的小聲提醒,官家趙佶略一扭頭,就看到了那支數百人的方陣,仍舊在前行,即使已經沒有了鼓聲。

可是,他們踏步的節奏,卻仍舊顯得那樣地矯健有力,絲毫不亂。

這下子,不論是觀禮台上的大宋君臣,又或者是那些被隔阻在校場外的東京百姓們,紛紛閉上了竊竊私語的嘴。

這一支隊伍,排頭的二十五名士卒手中都握著一杆旗幟,在更前方,則是一位旗手,握持著一杆更大一些的旗幟。

他的左右,各有一名刀盾手,分隊長劉琦就行進在最前方。

在方才的鼓聲停歇的那一刻,劉琦就第一時間吹響了口中的竹哨。

而隨著臨近到觀禮台正面不足六十步時,劉琦厲喝出聲。“正步走!”

然後其身後三百五十余名刀盾刀方陣的將士們,整齊猶如一人般齊聲吼出“一!二!”。

伴著那聲齊吼,原本腳步平緩的這個方陣陡然一變,所有刀盾手腰畔長刀出鞘斜指向天,然後立持於身前,低垂的圓盾持護於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