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尊你與耶律延禧當真是絕配

趙押班聽到了馬車內傳來了高璋的吩咐聲,答應了一聲之後,便鉆進了馬車。

“方才我見趙大哥你似乎滿臉疑惑,似乎不清楚高某為何如此做。”

趙押班聽到這話,趕緊表態道。

“公子,下官的確有些不太明白,當然,下官也知曉,公子深謀遠慮,您這麽做,必定有您的道理。”

“趙大哥您可真是擡舉我了,這件事情,其實我也是臨時起意,現在無事,咱們正好聊聊。

畢竟之後,倘若此事能成,還需要你們皇城司的配合……”

大宋與那西夏幾乎一直都處於敵對關系,雖然在相當一段時間西夏在軍事上處於相對優勢,但在經濟上對宋朝依賴性非常強。

西夏疆場全在西北,物資產出很匱乏。茶、絲織品、糧食、香料、漆器、銅錢、銀等都無法自主生產。

在兩國的和平期,宋朝還願意與西夏互通有無。

因為幽雲之地被遼國占據,宋朝要加強國防建設特別是騎兵部隊建設,西夏的戰馬是個大宗來源。

比如北宋慶歷二年,有一次官府一次性向西夏購買了兩千匹馬和一萬只羊。

但是隨著兩國之間關系交惡時,那麽國家層面的貿易斷絕,自然就只能依靠那些商賈,通過關系,動用手段,進行各種物資的走私。

甚至是繞道遼國,進入西夏貿易都有先例。

畢竟,商人逐利,為了豐厚的利潤,也敢冒著失去性命的風險去做。

倘若大宋與那西夏之間的貿易完全禁絕狀態的話,西夏莫說百年,就是十年也撐不住。

可惜,大宋的商賈,就是這麽屌,管你們是遼國還是西夏,老子想做生意就是要做。

何況大宋官員不禁經商,就導致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大宋的商賈之中,敢於去搞走私貿易的,相當多數,都是有背景的。

而高璋想要做的則是,利用段仲平這位與西夏南部地方官吏的關系十分融洽的大宋豪商來搞事情。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先讓他通過各種騷操作,跟那位此刻被軟禁於驛館之中,猶如聾子和瞎子一般的西夏使節搭上線,套上關系。

讓西夏人明白,他是一位與西夏心心相印,願意與西夏協手,共同富裕的優質豪商。

第二就是,希望他能夠私底下跟那西夏南部的那些西夏諸部首領與西夏官吏交道。

高價采購棉花,不管西夏能夠種植多少,他就吃進多少。

什麽三五百萬斤,便是三五千萬斤,都不成問題。

畢竟,紡織出來的棉布,可以大量地在市面上銷售,也可以遠銷海外,例如遼國,又例如高麗和倭國那些冬天凍死狗的地區。

至於為什麽要這麽幹,第一就是,爭地,你想一想,一斤糧食才多少錢?

……

棉花這玩意,好歹屬於經濟作物,經濟價值自然是遠在糧食之上。

可問題來了,西夏原本就缺糧食,主要還是依靠南部,以及中部地區的耕作來收獲糧食,甚至還需要通過走私來進口。

所以,作為西夏國的國主,李乾順肯定不樂意,可問題是,剛剛及位還沒幾年的李乾順,現如今暫時還不能完全地掌控西夏諸部。

而與大宋秦鳳路接壤的那些黨項部落,倘若真的起了心要發財,種植棉花來出售,自然可以賺得缽滿盆滿。

當經濟作物的種植開始侵蝕糧食作物的種植,只能導致西夏更加的缺糧。

作為西夏的那些貴族王公,部落首領他們當然不會缺糧食。

可是下面那些貧苦百姓呢?一旦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

要麽就揚杆子扯旗子造反,要麽就逃往可以填飽自己肚子的地方去。

西夏本就人口不多,雖然號稱有五十萬大軍,主要還是那些黨項部落幾乎全民皆兵。

而那些供養他們的,生活在當地的漢民耕作生產糧食來供應他們。

當那些當地的漢民因為缺少食物而不得不離開之時,那麽西夏還能夠繼續維持他那麽多的兵力嗎?

總而言之,雖然高璋沒有辦法去解決西夏,但是他卻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去給西夏制造問題。

“……所以,弟子以為,西夏使節我大宋肯定不能殺之,若是殺之,必會壞了我大宋仁義之名。”

“可倘若能夠操作得當,使人取信於這位身為西夏韋州靜塞監軍司都統軍嵬名野光,讓那西夏覺得,我大宋與那遼國達成了什麽秘密協定……”

“一來,可促使西夏與遼國的關系繼續惡化,二來,亦可……”

“好了好了,為師覺得此策甚是不錯,這樣吧楊戩,你著令皇城司那邊,繼續配合小高便是。”

言罷,官家趙佶似乎覺得自己有些辜負愛徒小高的一片謀劃,略微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