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只手遮天的權宦、奸相、潛邸舊人組合(第2/3頁)

童、蔡二人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而那暴脾氣的童智勝意欲開口,可是看到了高璋投來的安撫眼神。

這才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怒意,站在原地。

……

看看滿朝文武臣工臉上那滿滿的敬仰,還有他們那發自肺腑的贊譽之辭。

大宋的朝堂之上,已經有很久沒有出現在這樣的場面了。

作為一位很喜歡聽好聽話的大宋天子,官家趙佶被這一波馬屁給拍得可以說是神魂顛倒。

好在,等到這一波馬屁的喧囂漸漸地平息之後,官家趙佶看著那三位年輕人,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

擡起了手臂,示意那一幹臣工安靜下來。

“小高愛卿,卿可還記得,朕當時在這垂拱殿內,對你委以重任之時的交待。”

“官家所言,微臣當然銘記於心。”

高璋乖巧地恭敬一禮答道。

“小高愛卿,你果然做到了你當日在這垂拱殿內當著滿朝文武向朕做出的承諾。”

“有理有節,不卑不亢,既不失我大宋之威儀,亦不損我大宋之利益……”

“讓那遼國明白了,我大宋絕不可能因為他遼國天子一紙國書,就會令我大宋卑躬屈膝。”

說到了這,官家趙佶意味深長地掃了一眼這滿朝臣工,特別是那幫子慫派臣子,此刻一個二個裝傻充愣。

就好像官家說的是別人,關他們屁事。

……

官家趙佶在垂拱殿中,好好地誇獎了一番高璋還有那童、蔡二人。

決定擇吉日接見那位遼國使節,同意大宋恢復對遼國的貨幣輸入,以及開放對遼國的各類書籍出售。

畢竟這些東西,原本在官家趙佶的親爹神宗執政之時,就曾經與遼國展開了這些貿易。

而今,只不過是又重新打開這道口子而已。

就在官家剛剛宣布這個消息的當口,便有江南籍的官吏站了出來,表示反對。

認為大宋手中掌握著最多的印書作坊和造紙作坊,但是,那些書籍,可都是文化精髓。

怎麽能讓它們輕易地流入那些對大宋虎視旦旦的遼國之手。

遼國原本武力就遠在大宋之上,倘若連文化方面也後來居上,由著遼國培養出了更多更傑出的人材,對於大宋而言絕非好事。

而且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印刷書籍,本身就是一件高成本的活計。

官府每天都會為了各地的官辦學校,向各書坊強行攤派了一批書籍。

現如今,居然還要賣給遼國人,如此一來,怕是那些印書坊手中的書,除了漲價之外,沒有第二個選擇。

一聽到書籍要漲價,國子監那邊的官員還有戶部官員都立起了眼角,咋的,你們這幫子江南籍的官員手中握著不少的書坊。

現如今準備原地漲價還是咋的?隨著大家的激烈嘴噴,大殿之中吵作一團。

興許是遼國的退縮,終於讓一幹官吏重燃鬥志,恨不得大宋一個銅板,一紙廁紙都不能流入遼國。

高璋眯起了兩眼,打量著那些官吏,哪裏不明白是怎麽一回事。

這踏馬就跟後世的明朝官吏們強烈要求禁海,可那些官吏的家族,卻都在跑著海運,賺得缽滿盆滿。

就像現如今,能夠搞遼國書籍走私的,正是那些有背景有渠道的官員的親屬和家族。

……

這個時候,高璋朝著身後邊的蔡老六瞄了一眼。

已然早就已經躍躍欲試的蔡老六終於收到了師兄給出的信號,當即吐氣開聲。

“官家,臣以為,為了避免我大宋書籍價格出現巨烈波動,影響到我大宋千千萬萬求知若渴的有志之士。”

“臣請官家恩準,由我大宋開封商務印書館接下這項與遼國進行書籍貿易的重任。”

方才還吵得熱火朝天的垂拱殿內,瞬間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一雙雙眼珠子,全都齊刷刷地集中到了蔡老六那張桀驁不馴的肥臉上。

就連那蔡京,也驚訝地瞪圓了眼珠子,滿臉全都寫上了震驚。

這商務印書館老夫倒是聽這小子提過一嘴。

可那開封商務印書館居然想要獨占好處,老六你這個孽畜怎麽也不提前跟老夫打打招呼?

“蔡六郎可莫要開玩笑,方才蔡相所讀之條約裏邊可是有約定。

光是九經書疏,每年就需要供應遼國十萬套,這個不知哪來的商務印書館,他能印得了嗎?”

“就算是江南最大的印書坊,一年所印之書籍也才不過三十萬冊。”

“這間開封商務印書館,乃是那之前連創佳績,圓滿完成了朝廷軍械外包業務的開封金屬工坊旗下產業。

怎麽,諸位莫非是不了解開封金屬工坊的信譽?”

蔡老六當真不愧是大宋第一挑釁小能手,目無余子的表情斜挑的眼角,看得一幹朝廷臣工差點當場炸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