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幼兒園的教學樓花裏胡哨, 繪滿了各種卡通塗鴉。在教學樓後面,供孩子們日常玩耍的小操場裏鋪著彩色地皮,擺放了旋轉滑滑梯等設施, 同樣也充滿著新鮮活力。唯一畫風不同的,大概就是操場的視線之外,這棟頗具年代感的老樓了。

歲月, 沉澱,沉穩。

園內堅實的後勤部門都在這兒。

林奢譯介紹說, 這樓一層用做了餐廳後廚,教職工用餐室, 和兒童烘焙房。二層用於日常的辦公, 院長辦公室之類的。三樓的一整層都是員工宿舍了, 不過目前只住了他一個。

員工宿舍有單獨的進出口, 走樓梯, 可以一三樓直通。

奈何入口的樓道逼仄, 冬日黃昏時的薄弱光線照不進來,便任由它無聲的蔓延出了大片昏沉沉的暗色。

施妤始一踏進來, 步伐有些猶豫。

她一時看不清楚台階, 不敢扶墻,便伸手扶住了一旁的樓梯扶手。

沒有想象中的毛刺,入手的觸感溫滑。

施妤有些意外,仔細摸了摸。盡管扶手表層的紅漆都剝落了,但依然的光滑可握,很幹凈。待眼睛適應了昏暗的場景後,她發現墻面、水泥地面其實也被打掃的很幹凈。

她不由仔細打量了一番。樓裏的裝潢雖然老舊, 有明顯的歲月殘痕,但即使細究去了最細枝末節處, 也都是質樸而整潔劃一的。

是有在認真生活的痕跡。

兩人上樓的腳步聲,輕微地,一前一後的響起。

在三樓大概中間的位置,林奢譯打開了其中一扇門。明明是個朝陽向的房間,然而屋內一片漆黑,竟是比樓道裏更昏,也更暗。書桌上有一盞小台燈,林奢譯有些局促地解釋說,房間裏的大燈壞了,還沒來得及報修。

借由台燈的微光,施妤環顧一周。

雖然什麽都還看不見,可對於林奢譯的房間,她總有種莫名其妙的直覺。試探著往前走了幾步,她摸到了窗簾,一把扯開了那遮光性極佳的厚重簾布。

此時窗外的夕陽西斜,殘留了最後一點晚霞的余輝。

柔和的橘紅色柔光滲進了屋內。

林奢譯有些不習慣地閉了閉眼睛,他忘記上一次拉開窗簾是什麽時候了。自從他將原本的薄紗窗簾更換成了厚重遮光款,他似乎只拉開過幾次。

窗台下面是老式的鑄鐵暖氣片,微微發著燙。

施妤把凍僵的手貼在了上面,舒服地哼了幾聲。暖和,她保持貼著暖氣片的動作不動,越來越暖和,直到覺得燙了,她把手擡起來,等滾燙的熱乎勁兒過去了,她又把手繼續貼上去暖。她人不由也縮在了暖氣片前,熱乎乎地烤著。

她滿意了,就開始趕人:“你快回去吧。”

林奢譯回了神。

他剛才有種恍惚的錯覺,在窗外晚霞的鋪陳中,施妤似乎也融入進了景色裏。這麽好的她,被很多人看見了,被很多人喜歡了,也不能被他獨占似的擁有了。

機票,出國。

昨天他聽見的只言片語,沉重地壓在他的心頭。

宿舍三樓已經很久都沒有其他人來過了,臨出門時,林奢譯猶疑了片刻,最後只是幫施妤淺淺地帶了一下門,並沒有關嚴。

一門之隔。

他站在走廊外,假裝把施妤鎖在了裏面。他無聲地安慰說:我會盡快回來的。施妤自然是聽不見,他也自嘲地笑了笑,覺得最近自個的幻想尤甚。

*

林奢譯所住的,不過是間小臥室。

進門的左手邊是宿舍床,熟悉的上床下鋪,歸屬於大學時期特有的產物。

原本鐵質的書桌上被人鋪上了一層絨桌布,摸起來柔軟溫和了許多。書桌上有一盞小台燈,兩層小書架,整齊地擺放著許多的書。

施妤隨手拿起一本翻了翻,《幼兒園遊戲教學論》,怎麽,還有專門教怎麽和小朋友做遊戲的書嗎?不止有。林奢譯還認真看過,書中的許多地方都做過了標記。其中夾著魚鱗狀排列的便簽,上面寫著讀書時的感悟,下面陸續寫了一些實際操作後的感想。

認真。施妤簡短地點了評。他原來也能這麽認真。早在上學那會兒,兩個人每每一起寫作業,林奢譯明明只顧得盯著她發呆和傻笑了。

施妤的手指在書架上依次滑動,《大教學論》《幼兒園課程》她一一滑過,然後倏地一停:有幾本書脊朝內的書,隱約可以瞧到裏面做了更多的標記和注釋。

施妤好奇,抽出一本看,是有關精神類分析的書。

作者的名字她隱約有些熟悉,“享譽國際……著名精神類研究專家……李梁睿。”施妤慢吞吞地念,“李梁睿……”莫非是陽霽提及的那個“梁睿”?

這也是幼兒園老師的必修書籍嗎?

施妤默默在心裏記下了,把書原路放了回去。

在書桌的下半層,還有兩個並排的長抽屜,掛著鎖。施妤撥弄了一下小小的鎖頭,猜數字的密碼鎖啊……雖然她覺得自己能猜得到密碼,但還是給小林老師留點隱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