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蕭景曜對高揚還是挺好奇的, 這年頭兒立志走遍山山水水,體質肯定不弱。再一看高揚的穿戴,蕭景曜心裏也就有了數, 這肯定是哪家吃喝不愁的公子哥。

果不其然,據高揚自己透露,他們高家祖上就十分有錢, 他爹從祖父那裏分到了無數家財,光是良田就有兩萬多畝, 其他金銀細軟更是不必多提。他爹只有兩個兒子,前幾年不幸病逝, 他大哥與他分了家, 分到他名下的產業也不少, 光是那萬畝良田租給農戶收租子, 一年都不知道有多少進賬, 得雇人專門打理。

蕭景曜面色有些麻木, 同樣都是祖上有產業的。看看人家高家,傳了好幾代, 到了高揚手裏還能躺在分到的家產上開開心心過完一輩子。再看看蕭家, 連著出了幾代敗家子,要不是蕭景曜給力,到他這一代,要是再敗家,就該帶著全家睡大街了。

對著祖父和父親指指點點.jpg

劉圭對蕭家的情況門兒清,聽高揚說起高家的情況時,劉圭就忍不住偏過頭去。看得蕭景曜不由嘴角抽搐, 別以為你偏過頭去我就不知道你在憋笑!

什麽叫對照組啊/戰術後仰。

蕭景曜都覺得這事兒挺巧合,當了兩輩子的實驗組, 頭一回當對照組,蕭景曜倒是覺得這感覺也挺不賴。

殿試還沒開始,余思行他們自然是繼續閉關念書。但劉圭都來了,余思行先前進京得晚,錯過了和蕭景曜見面的機會,怎麽也得抽出一天的時間前來見童年好友。

現在會試已經過去,對於余思行這批貢士來說,過了會試,他們的壓力便驟然一輕。畢竟殿試不會再淘汰人,不管他們發揮得好不好,最低也能得一個同進士,而後再考庶吉士,爭取進入翰林院。

已經有了保底了,不會再有落榜的危機,新出爐的貢士們自然也是春風得意,沒少呼朋引伴,以文會友,詩會開了一個又一個,就差編一本同年冊了。

這種情況下,余思行來和蕭景曜他們相聚,自然是理所應當,並未打擾他備考。

余思行過來的時候也帶了一個人,是同他一起前來京城趕考的晉州舉人,姓衛名昭,這次也順利考過了會試,名次還十分靠前,正好排在第十名,時不時看蕭景曜一眼,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蕭景曜總覺得對方看自己的眼神帶著幾分灼熱。

劉圭聽了余思行的話,頓時羨慕得雙眼放光,“還是你們腦子靈光,念書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年紀輕輕就能金榜題名,以後你們都是官老爺啦!”

余思行也是一陣大笑,眉梢眼底有著藏不住的得意,他的年紀在貢士中也算年輕的,得意幾分並不稀奇,直接打趣蕭景曜,“那還是比不過景曜,他都當了六年的官老爺了,遙遙領先!”

劉圭搖頭嘆氣,“他打小就不是一般人,和他比,豈不是自找不痛快?”

余思行再次哈哈大笑,又推了推衛昭,樂道:“你不是一直對景曜推崇備至,如今親眼見到了他,感想如何?”

蕭景曜頗為詫異地看向衛昭,衛昭氣質很是沉穩,被余思行點破蕭景曜粉絲的身份後,臉上也沒露出窘迫的神色,不卑不亢,鎮定地對著蕭景曜拱手道:“久聞蕭大人盛名,如今得見大人,當真是三生有幸。”

余思行繼續拆他的台,對著蕭景曜開始賣新夥伴,“你是不知道,他捧著你那些書,護得跟寶貝似的,旁人說你一句不好,他都要擼袖子跟人大戰八百回合!”

正努力在偶像面前維持自己穩重可靠形象的衛昭:“……”

這個損友,不能要了!

劉圭又是一陣大笑,戲謔地看著蕭景曜,擠眉弄眼,“人和人果然不能比,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擁躉者無數啦!”

蕭景曜:“……”

衛昭定了定神,繼續拱手道:“蕭大人那套書籍,讓我獲益良多。我能僥幸中舉,多虧在別人家的藏書中讀過了大人編寫的科舉書,確實得謝過大人。”

蕭景曜先前編寫的科舉資料,京城賣爆了一輪又一輪。其他地方也有賣的,只是沒有京城火爆,正版盜版都有,價格也不低,有的裝幀精美的,自然被愛書之人細心收藏起來。衛昭去別人家借書看,正好就看到了這套書。

蕭景曜不動聲色地打量了衛昭一番,見對方身上穿的都是舊衣,料子也都是尋常,對衛昭的家境有了數,只是笑道:“我編寫那套科舉書,也只是分享自己的讀書考試經驗,能讓你們有所裨益,那就證明這套書還是有點用處的。”

余思行卻滿臉感慨與佩服,“景曜你有所不知,衛兄實乃我平生所見的最愛看書之人。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晉州,聽聞哪家有書,願意借給旁人看的,他都會上門求書一觀。不論嚴寒酷暑,從未斷過。我第一次見他,就是在一位友人家,他在大冬天走了幾十裏路,落了滿身雪,手上都是凍瘡,嘴唇發烏,手腳都快凍僵了,還是禮數周到地行了禮,問主人家能否借書一觀。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人!也就是中舉後,他的日子才好過點,但他得了銀子就去買書,日子過得扣扣搜搜的。到了京城,還因為衣裳太過簡陋而被其他舉人嘲笑,偏他毫不在意,繼續粗茶淡飯,攢著銀子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