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公孫瑾安排得十分妥當, 蕭景曜在宅子中確實有種賓至如歸之感。管家還會時不時過來給宅子裏添置點東西。每到這個時候,蕭平安就偷偷站在一旁,仔細觀察管家的一言一行。

蕭景曜有次看到了, 頗覺奇怪,好奇地詢問了蕭平安一番。蕭平安則回答道:“公子以後肯定也能當大官,到時候我應當也是公子的管家。所以我要努力觀察陳管家平時怎麽做事, 怎麽安排活。”

蕭景曜拍了拍蕭平安的肩,笑道:“陳管家確實十分有能耐。你若是能學到他一半的能力, 也足夠了。”

蕭平安認真點頭,“我會好好學, 要是學不好, 以後我就幹點雜活, 絕對不給公子拖後腿。”

蕭景曜覺得蕭平安這份心很是難得, 又鼓勵了他一番。

有公孫瑾照看著, 蕭景曜確實省了不少事。比如國子監一些學生聽到了蕭景曜的名聲, 想邀他出來聚個會順便讓他見識一下國子監學生的優秀風采。結果一打聽,蕭景曜竟然住在公孫大人名下的宅子了。公孫瑾可是國子監祭酒, 對國子監學生們的壓迫力簡直是百分之二百。最先提出這個主意的學生都默默閉上了嘴, 那可是國子監祭酒啊,一個不順心,他們這幫可憐的學生就慘了。

國子監的學生們,誰還沒領略過公孫瑾收拾人的手段呢?

蕭景曜名氣雖大,他們心裏也確實不服氣,想給這個外地考生一點顏色看看,讓他明白京城讀書人誰是老大。但一看, 哦豁,這位外地考生身後站的是公孫瑾, 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

換成六部尚書,國子監的學生們都不會溜得這麽快。奈何縣官不如現管,公孫瑾在國子監積威甚重,學生們見了他就忍不住心裏發顫,誰還敢主動惹事惹到公孫瑾眼皮子底下去?

國子監的學生們都奇了怪了,明明公孫大人一派光風霽月,氣質溫和,從不疾言厲色,為何他們見到公孫大人,就忍不住心肝發顫呢?

一定是公孫大人收拾學生的手段太折磨人了。

蕭景曜不知道,他住進公孫瑾名下這間宅子,還能讓他省去這樣一個大麻煩。

但蕭景曜還是感受到了有名師指點的快樂。

公孫家算是世卿世祿之家,鐘鳴鼎食富貴迷眼暫且不提,最重要的是,身為世家的公孫家,藏書何其多!

公孫瑾從小就在經書堆裏長大,剛學會說話就被長輩抱在膝上聽文章,家中藏書看了個遍。如公孫瑾這樣的大才,即便記憶裏不像蕭景曜過目不忘,堪稱照相機,但記性也絕不會差到哪兒去。再加上公孫家一直在權力中樞,耳濡目染之下,既能做錦繡文章,又能參透官場那些彎彎繞繞。

蕭景曜進京之後,第一次拜見公孫瑾時表現得太過出眾,讓公孫瑾見獵心喜,一顆愛才之心怎麽都止不住。

國子監祭酒也能算是老師,當老師的,見到天賦卓絕的學生,真的很難忍住不指點一番。

蕭景曜正好腦子裏存了個府學藏書樓。常明府雖然放在整個大齊的所有府中,勉強只能排個中等。但大齊對文教這方面格外重視,各大府學,不論規模大小,藏書樓的書基本都差不多。有的地方府學的教諭們,還會拿出自己的藏書抄一份給府學。他們從府學藏書樓抄了許多書,再把自己家的藏書抄個一兩本放進去,也算是互惠互利。

不過一般府學學生也不會像蕭景曜這麽變態,把府學藏書全部看完。

倒不是他們不愛看書,而是府學藏書樓中的書太多太雜,他們實在看不過來,只能挑自己最需要的書來看。畢竟還有科舉這座大山壓在他們頭上呢。就好比後世高考生在高中期間認認真真聽課刷題寫試卷已經用盡了所有力氣,再讓他們去看什麽超出高考考試範圍內的書,別說他們自己沒時間,就算他們有點興趣,家長和老師一般也會攔著。

要有取舍。

蕭景曜純粹是以自己變態的天賦和遠超常人的毅力,硬生生將藏書樓裏的書全部看完的。記憶力好對蕭景曜來說也只是錦上添花,很多書籍的內容,並非是背下來就等於學懂了的。蕭景曜一遍又一遍的復盤,從史書記載中找作者的生平,再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朝堂上的一些黨爭主張,才能理解作者的一些主張。另一些實用類的書籍,理解的難度更大,蕭景曜也硬生生啃了下來。

在這種情況下,蕭景曜肚子裏的墨水,不說和公孫瑾旗鼓相當,起碼也超過了九成的人。公孫瑾勝在比蕭景曜年紀大,家中藏書多,還有宮中的藏書閣,他這個國子監祭酒都能去看。

蕭景曜來京城後,和公孫瑾見的第一面,公孫瑾只是考校了他正統的四書五經以及各種注解典籍。就這點,蕭景曜都給了公孫瑾極大的驚喜,讓公孫瑾控制不住雕琢美玉的念頭,到了休沐日,又將蕭景曜請回了公孫府,繼續指點蕭景曜的功課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