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2/2頁)

一樁刺殺案,本就不應該留太多線索,經驗豐富的刺客不會如此輕易露出馬腳,影視劇裏那些如同篩子似的漏洞,被辦案人員一找找個準兒,事實上是不存在,至少不應該。

留下這股檀香其實已經算是漏洞了,至於刺客故意留下兵器,兵器上好死不死還刻了字,又或者不小心遺落一個香囊,一枚銅錢,更過分的是,居然掉了一封書信……

這種智障型刺客現實裏是接不到活兒的,就算接到了,這輩子也只能幹一次買賣,一次就露餡兒,被人揪出來剁了。

李欽載留下的只有一股檀香味,風一吹就消失的那種。

這股檀香味不是給辦案人員的線索,更直白的說,是留給贊悉若的。

吐蕃國內政局不穩,贊悉若來大唐朝賀的目的是消除外患,與大唐修好,他才能回過頭專心處置吐蕃國內的時,穩定朝局,坐穩大相位置。

李欽載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利用贊悉若在吐蕃國內的政敵繁多,用這股檀香味,勾起贊悉若的疑心,讓他無法懷疑這次刺殺的真實性,然後懷疑吐蕃朝堂政敵對他的陷害,借大唐天子的刀殺他。

三司查案會審,造出的聲勢不小。

李欽載遇刺之後,隨著天子的震怒,朝臣的同仇敵愾,以及劉仁軌的鐵面無私,案情抽絲剝繭層層推進,長安城的氣氛也越來越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