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斷交宣戰(第2/2頁)

出兵的理由強大且無可挑剔,金殿內包括各國使臣在內,紛紛對新羅使臣投以鄙夷活該的眼神,然後對大唐天子詔令征伐新羅表示贊同,無一人有異議。

就連最喜歡唱反調的劉仁軌也慷慨激昂地表示,臣願領軍出征,為陛下活擒新羅國主金法敏,廢其宮室,絕其族裔,報此大仇。

李治臉色陰沉地環視群臣,心中卻愈發興奮雀躍。

看看這滿殿的情緒,多麽到位。

滅新羅之戰,輿論和道德上,大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了高地,日後李勣滅掉新羅國,大唐周邊諸藩屬國只會拍手稱快,沒人會同情新羅國。

朝堂上的消息漸漸散播到民間。

第二天,長安城市井百姓也沸騰了。

李治頒下斷交詔書,弘文館學士楊弘武親自撰寫討新羅檄文,民間有識字的士子和學子翻譯給百姓聽,百姓頓時群情激憤。

大唐行軍副總管可是大官兒,人家好心去新羅國調停沖突,卻在新羅國被刺,這是什麽性質,大唐是受害者啊!而且苦難深重,苦大仇深,番邦蠻夷小國,竟敢背叛大唐,這還不得給它滅了?

百姓的憤怒在市井間爆發,於是在長安的新羅國商人倒了大黴。

毫無征兆地,一群群百姓打上新羅國商人的商鋪,將裏面的貨物打砸一番,商人和夥計也都被狠狠揍了一頓。

人們揍完拍屁股就走,接著去下一家,長安東西兩市由於大唐與新羅開戰一事,陷入了短暫的混亂。

民情,民憤,就是這麽容易被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