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國用之物(第2/2頁)

站在後世千年的商業立場,韓國夫人這句話沒錯。

哪怕是最重要的火藥,三眼銃等物,從設計到制作,從人工到成本,其實都是有價格的,而且必須有價格,不可能僅憑一句“國用”便將所有的成本歸零,這反而會讓整個商業體系崩塌。

所以後世哪怕是國家級別的戰機,武器,戰艦等等,制造它們的單位都是以公司集團的名義,提供給軍隊時,軍隊照樣也要為此付錢的。

這不是左手倒右手那麽簡單,而是維持一種商品的持續發展,讓設計,開發,原料,制造,出售等等各方面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這樣武器才有不停地更新換代的經濟基礎。

而眼下的大唐,商業模式其實還是很原始,天子一紙令下,各種原料和人工便源源不斷地集中到火器監,在封建制度的制約下,凡天子所需,必傾舉國之力,價錢成本什麽的,根本沒人會提起。

朝廷不給錢,那麽調用人工,采集原料,制造成本等等,只能從各地的賦稅裏扣除,官府的賦稅都是早已安排了去處的,這裏多了一大筆計劃外的開支,其余那些需要用到賦稅的地方必然只能削減。

一次兩次或許無所謂,但常年累月征調這些原料,久之必會造成整個體系的崩塌。

國用之物,若不能以錢財計,必為國禍。

這句話很經典,也很正確,李欽載實在不敢置信它居然是韓國夫人說的。

“沒想到夫人竟有如此見識,下官欽佩。”李欽載心悅誠服地道。

韓國夫人掩嘴一笑:“莫亂欽佩了,這話可不是我說的。”

“誰說的?”

“當然是我那位不遜須眉的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