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想出了一個好東西

生活閱歷方面,其實李欽載並不如普通的莊戶。

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能平安順利長大的莊戶都不容易。

不但要辛苦耕種,還要打獵,挖野菜,將各種能吃的東西都收集囤積起來,隨時準備應對天災。

雪災,澇災,旱災,蝗災,各種災難層出不窮,任何一個災年沒應付過去,都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在這方面,李欽載的經歷遠不如莊戶,災年時期的危機感也遠不如他們。

李欽載以為災年給莊戶們發糧食就是賑濟,其實莊戶們想要的並不是糧食,而是災年裏有一條除了種地之外的生路,哪怕地裏顆粒無收,他們還能憑借一身力氣為婆娘孩子掙來糧食,喂飽全家。

這不僅是自尊心,更是對未來的一種憂患意識。

每逢災年便向主家伸手要賑濟,久而久之,真成奴隸了。

靠出賣勞力掙糧食,哪一代都能堂堂正正做人,走出去仍是頂天立地的漢子。

李欽載明白了莊戶們的想法,深為欽佩,於是再也不提“賑濟”倆字了。

金鄉縣主來到莊子後,似乎沒打算走了。

每天跟崔婕膩在一起,倆女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但金鄉對李欽載的態度仍然客氣中帶著冷淡,顯然騙光她爹的錢這事兒過不去了。

其實要想緩和與她的關系也容易,把騙的錢還回去便是了。

但李欽載根本不考慮。

靠本事騙來的錢,憑啥還回去?關系僵冷就僵冷,我既不打算娶她,也不打算睡她,關系好與壞重要嗎?

每天除了給學子們上課,便是視察莊戶們挖渠工程。

這是一項對後代千秋都有益的工程,李欽載很認真地對待它。

挖渠不是挖開一條溝,過程並不簡單,挖開溝後還要不停地夯土,將溝裏的土夯實,然後抹上濕泥,再鋪一層幹土繼續夯。

工地上熱火朝天,三五個漢子精赤著上身,合力擡起一根粗壯的原木使勁往地上砸,工地上處處都是人形打樁機,個個都是電動小馬達。

李欽載蹲在溝渠邊,看著莊戶們給溝裏抹濕泥,眉頭越來越皺。

“啥原理?抹上濕泥再鋪幹土,這不是脫褲子放屁麽?”

一名蹲在旁邊的莊戶笑道:“五少郎是富貴郎君,您不懂,濕泥抹上之後曬幹,再用幹土鋪上夯實了,最後還要抹上一層濕泥曬幹,才能保證溝渠過水時不會滲進土裏,不然引來的水沒等到地頭,全都進土了。”

說話的莊戶姓魏,就是那位仍在百濟征剿余孽的老魏的兒子。

相比老魏的老不正經,小魏……看模樣也正經不到哪裏去。

別的莊戶都在賣力打樁,小魏卻偷懶蹲在一邊跟他聊天,這態度至少得扣他二兩糧食。

“從渭水到咱們莊子的地頭,要接好幾條主渠過來,照這樣一寸地一寸地的夯土,要夯到猴年馬月去?”李欽載對工期很不滿。

小魏為難地道:“可挖渠就是這麽幹的呀,不然能怎樣?”

李欽載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用水泥啊,這都不會?”

小魏愣了:“啥是水泥?”

李欽載也愣了。

水泥這玩意兒還沒面世,唐朝人根本不知道它的作用。

接著李欽載精神一振,對呀,水泥!這可是個好東西,不僅能用來挖渠,將來還能用來修路,修橋,軍事上用來修城墻,造堡壘……

如果推廣運用,水泥這東西的價值並不遜於火藥。

用於民生,基建狂魔必備物品,任何建築用了它都會變得堅不可摧。

用於軍事,火藥是攻,水泥是防。兩者皆是大唐將來攻城掠地的必備之物。

李欽載蹲在溝渠邊思索許久,然後拍了拍手站了起來。

“夯土這道程序先停了,大家去幹點別的,另外分出百來號人給我,我有用。”

說完李欽載便回了別院。

獨自坐在書房裏,李欽載握著筆,努力思索水泥的燒制方法。

說來不是太難,但也並不簡單。

它是從石灰石裏以高溫萃取而出,但它的形成又不僅僅需要石灰石,燒制的過程裏還要摻入石膏粉末,鐵渣,黏土等等物質。

李欽載記得的不多,反正就是燒,不停的燒,燒著燒著,這玩意兒就被燒出來了。

舔狗不停舔都舔不來女神的愛情,但石灰不停的燒卻能燒出水泥,多麽紮心的大自然。

至於高溫需要多少度,不管了,先燒了再說。

提筆在紙上大致寫下步驟,又畫了幾張燒窯的圖紙,墨跡未幹便將紙折好往懷裏一揣,出門大聲道:“阿四,叫上咱家部曲,還有莊戶,準備挖窯!”

匆匆趕來的劉阿四一愣:“啥窯?”

“挖就完事了,”李欽載從懷裏掏出圖紙給他,道:“按這個模樣挖,多弄點人,鄰莊的莊戶們也叫過來,我給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