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普及推廣(第2/2頁)

秋收過了好幾天,李欽載和蕎兒卻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父子二人每天上山下水,玩得很開心。

蕎兒也慢慢跟莊子裏的孩子們混熟了。

不得不佩服小孩的交際能力,李欽載都沒看出究竟,蕎兒已跟莊子上的孩子們玩到一塊兒了。

意外的是,隨著蕎兒融入莊子裏的孩子圈,李欽載修改的《百家姓》也慢慢被推廣開了。

起因是蕎兒學習勤奮,與孩童們玩耍的時候都不自覺地背誦百家姓。

背得多了,莊子上的孩子們也漸漸學了幾句,不過學得參差不齊,蕎兒看不過去,索性手把手全部教給了他們。

幾天過後,莊子上的孩子幾乎都會背百家姓了。

約莫是哪個孩子回家後,當著父母的面也背了幾句,莊戶們頓時大驚,然後大喜。

這年頭窮人家的孩子是不讀書的,不是不想讀,而是根本讀不起。

尋常莊戶養家糊口都勉強,要供養出一個讀書人更是難上加難,從啟蒙時算起,每年的紙筆費用,書本費用,請先生的費用等等,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開支過後,家裏多了個讀書人,卻少了一個成年勞力,尋常莊戶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但蕎兒教給孩子們百家姓後,莊戶們頓時又驚又喜。

莊戶們沒什麽見識,他們哪裏知道這不過是啟蒙讀物,自家孩子抑揚頓挫地念誦百家姓時,莊戶們只知道這是學問,讀書人才配擁有的學問。

如今自己的孩子也學會了這門學問,這是大恩德!

仔細打聽後,得知這門學問是李家五少郎的兒子教的,莊戶們對李欽載父子愈發感恩戴德。

不諱言的說,這年頭的學問其實跟秘方一樣,輕易不會授人。

連孔子教弟子都要束脩,可見學問都是有價格的,蕎兒卻平白教給了莊子裏的孩子們,莊戶們都是樸實懂禮的人,自然不會毫無表示。

於是莫名其妙的,李家別院門外,一大早站滿了人。

宋管事打著呵欠開門時,被黑壓壓的人群嚇了一跳,接著臉色蒼白地竄了回去,大門砰地一關。

很快大門又開了一線,宋管事只露出了一個腦袋,色厲內荏地喝道:“咋!你們想咋!來鬧事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