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廢物的生活(第2/2頁)

李欽載明白丫鬟的意思,大唐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頓大約是巳時,就是上午十點左右,第二頓是申時,就是下午四點左右。

一天就這兩頓,吃過第二頓沒多久就天黑,在這個基本沒有娛樂項目的古代社會,天黑意味著要睡覺了。

不過李欽載不在乎,反正他一天要吃三頓,不僅吃三頓,而且要吃得精致,味道要好,食物要以肉類為主。

早餐很快被端上來。

丫鬟小心翼翼捧著一只鼎,鼎內裝滿了熱氣騰騰的肉。

李欽載看得眼角直抽抽。

那只鼎很小巧,但樣式卻有點像前世的痰盂……

這也就罷了,李欽載不在乎容器的樣式,前世讀書時跟同學一起吃飯,為了惡心同學,讓自己多吃幾塊肉,一邊吃飯一邊形容廁所的屎啊尿啊什麽的,惡心事沒少幹。

心理素質強大的泰然自若,該吃的肉一塊不少,心理素質稍弱點的就吃虧了,看著飯菜犯惡心,於是剩下的飯菜歸了別人。

這就是學校裏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優者吃撐,劣者餓死。

眼前這個痰盂一樣的鼎,李欽載表示呵呵,小場面。

容器無所謂,但味道嘛……

看著眼前這一痰盂的肉,白生生的堆在痰盂裏,一鍋白水煮出來,裏面放點鹽,扔兩塊姜,就成了一道菜。

李欽載呆滯半晌,終於起身長嘆。

別的可以忍,但吃這方面,真忍不了,當廢物的首要條件就是,吃得好穿得好,否則對不起人生。

一言不發端起痰盂,李欽載徑自走向廚房。

門口的丫鬟不知五少郎怎麽了,急忙匆匆跟在他身後。

進了廚房,白白胖胖的廚子躬身問好,李欽載指了指門外,一個字,“滾”。

廚子滾了,李欽載坐在灶台下生火,將痰盂裏的肉倒進大鼎裏,然後從廚房裏找了一些香葉,蒜,桂皮等調料扔進大鼎,蓋上鼎蓋,不停的煮。

門外的廚子和丫鬟嚇壞了。

廚房是不仁不潔之地,君子遠之。沒有主家進廚房親自做菜的道理,不配擁有姓名的丫鬟驚惶地看了半天,咬了咬下唇,轉身就往後院跑。

大鼎內的肉已沸騰,李欽載撤了大火,改用慢火燉。

調料的香味漸漸散發出來,廚房內充斥著垂涎欲滴的肉香。

李欽載仍未熄火,繼續燉肉。

直到鼎內的肉湯燉成了濃濃的汁狀,而那些一塊塊的羊肉也燉得爛乎乎的,筷子一夾就斷,終於大功告成。

李欽載撤了火,把廚子單手拎了進來,指著剛做出來的肉,惡狠狠地道:“看見了麽?這才是菜,給人吃的菜!你做的那叫啥?那叫豬食,豬都不吃!”

廚子哭喪著臉沒來得及賠罪,門外一道冷冷的聲音傳來。

“你說的豬食,老夫吃了幾十年,你想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