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良緣另許 ◇(第2/3頁)

鄭氏悵然嘆了一息,余光瞥眼陸鳶反應,見她容色無甚起伏,心下才定了些。

崔太妃忙安慰鄭氏,另一位命婦接話道:“可憐天下父母心,老姐姐,我是懂你的,我那女兒早過及笄,相來相去,死活不願嫁,我也正愁著呢,後來我才知,她竟早早有了屬意之人,這才不願嫁。”

這位命婦姓高,夫家是征羌侯竇家,自褚昉和離後,與鄭氏來往愈加頻繁了些。

一聽這話,崔太妃來了興致,問竇家女屬意何人,鄭氏也假作不知,附和著問。

高氏訕訕一笑,看向鄭氏說:“老姐姐,你竟還沒看出來麽?”

她這樣一說,崔太妃立時就明白過來,原來竇家女屬意之人是褚昉?

崔太妃不由去看陸鳶神色,見她仍是禮貌笑著喝茶,沒有半點失落,倒像一個看熱鬧的局外人。

鄭氏故作後知後覺、恍然大悟狀,喜道:“怎不早說?你家那閨女我喜歡的很,長得水靈,知書達禮,原還怕她嫌棄照卿成過親,我才多番忍著沒敢提,早知如此,咱倆這親家不早成了麽?”

鄭氏和高氏這便互相誇起來,鄭氏誇高家女良配,高氏誇褚昉賢婿,崔太妃和陸鳶則都帶著樂見其成的笑容,看著熱熱鬧鬧的二人。

兩人說得興起,當即便要定下親事,還請崔太妃做個見證人。畢竟是喜事,一個是年輕有為的國公爺,一個是知書達禮的侯門女,且兩家長輩開了口,崔太妃自不能辭,當即便答允做這月老,賞賜一對玉如意作為兩家信物。

鄭氏滿面喜色接下玉如意,謝過崔太妃,又看一眼陸鳶,帶出盡釋前嫌的慈藹笑容,似有些真心地祝福說:“你是個好孩子,一定能再找個門當戶對的好郎君,倒不必著急。”

聽來到底有些高高在上的施舍意味。

陸鳶的笑容卻是發自肺腑,真心誠意道句恭喜。

恭喜褚昉再覓佳人,良緣另許。

···

陸鷺不止給幾位妃嬪帶了謝禮,也給聖上帶了一套造型雅致的茶器,因聖上經常來梅妃處,遂托梅妃轉送。

梅妃卻道:“聖上今日得空,在紫宸殿歇息呢,你一片心意,還是親自送去的好。”

陸鷺見聖上的次數也不少了,但每次都不敢直視天威,聽說要她自己去聖上寢殿送東西,忙推說身子不適,想早點出宮。

梅妃關心道:“身子不適?你稍等,本宮傳禦醫來。”

陸鷺忙阻下,連說不必,“就是女兒家尋常毛病,不用看大夫的。”

梅妃自然看出她的慌張,笑著說:“聖上又不是老虎,你何故如此畏他?”

陸鷺唇角抿了抿,訕笑不語。聖上每次看她的眼神總是怪怪的,且一次比一次奇怪,好像有什麽情緒在加重,以至於她雖總是低著頭也能察覺那鷹隼般的目光。

梅妃見她這模樣,又是善解人意的笑了笑,讓步道:“這樣吧,我與你同去,瞧你個小姑娘膽小的。”

梅妃如今二十又三,長陸鷺七歲,伺候聖上已經八年了,見過不少攀龍附鳳之人,憑她膽子再小,一旦有機會飛上高枝,都會拼盡渾身力氣搏上一搏,倒是少見陸鷺這種放著大好機會不用、臨陣退縮的人。

有梅妃這話,陸鷺才勉強點點頭,隨她去了紫宸殿。

陸鷺入殿時,聖上正獨自對弈,見她來,放下手中棋子,問:“有事?”

陸鷺一向與梅妃接觸多,他只有去梅妃處時才會撞見她,不想她今日主動找來紫宸殿。

不等陸鷺開口,梅妃替她說了來意:“陸姑娘感念陛下厚恩,特意送了一套別致的茶器來,通透如玉,瞧著比貢瓷都還好上些呢。”

說著話,示意陸鷺奉上茶器。

聖上坐在棋案旁,案上還擺著棋子,陸鷺只能捧著打開來的檀木箱子,屈膝跪下去,不等她雙膝著地,聖上已一手托過箱子,一手扶著她手臂站了起來,說句:“無須多禮。”

陸鷺謝恩,忙從他掌心掙開了手臂。

她動作急切,甚至帶了些被冒犯的嫌厭,聖上一愣,目光定在她低下去的眉目之間,停駐須臾,不動聲色坐去茶案旁,取出茶器端量片刻,贊了句甚好。

又望向陸鷺問:“可會點茶?”

陸鷺想搖頭說不會,但又不敢說謊,遂老老實實點了頭。

見她雖點頭卻仍是站著不動,梅妃提醒道:“陸姑娘,陛下想試試你這套茶器呢。”

陸鷺看看梅妃,又看聖上已坐在茶案旁,等她點茶的意思,只好走近了去,跪坐在聖上對面,頭也不擡地將茶器一一取出,挨個洗了遍。

點茶才至半當中,梅妃借口有事離了紫宸殿,陸鷺雖不願留下但茶沒點完,走不得,遂越發垂低了頭,好像偌大一個殿內只她一人,旁邊沒有坐著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