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後為大(第2/2頁)

陸鳶沉默著,看不出明顯的情緒起伏,連一絲埋冤不甘都沒有。

褚昉收回目光,剛要開口,聽陸鳶柔聲道:“這,不合適吧?”

竟是不願意,陸鳶在他面前向來柔婉恭順,便是不願意也不會表現得太激烈,更不會言語相抗,她能問出這樣的話,顯然十分不願。

許是心中發虛,褚昉竟沒因她的不願意而生氣,默了片刻後,說道:“你先回去吧,我再想想。”

陸鳶愣了下,訝異於他竟說要再想想,他向來一言九鼎,容不得別人違逆,今次等這麽晚也要說娶鄭孟華的事,怎地這麽快就偃旗息鼓?

離了璋和院,陸鳶望著茫茫落雪,心神驀的開闊起來,好似在促狹的細谷中、茫茫混沌裏,終於窺得了一線天光。

娶平妻,何必呢?予她一封放妻書,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不是更好麽?

陸鳶攏緊大氅,披著雪色回了蘭頤園,她想,褚昉總會想到這點的,現下沒有說破,大抵是怕她在婆母的壽宴上哭鬧。

壽宴前休妻,確實有些晦氣,還有卸磨殺驢的嫌疑,他們這些世族最重名聲,最怕授人以柄。

···

因著母親壽宴臨近,褚昉不必再進宮當值,一早便去給母親問安,主動說起娶鄭孟華做平妻的事,意思便是暫且放一放,等壽宴過了再說。

鄭氏眉頭一蹙,厲聲問:“陸氏不願意?”

褚昉搖頭:“我還未告訴她這事,是兒子自己有別的考慮。”

“你顧慮什麽?”鄭氏眉心未展。

褚昉道:“平妻於禮不合,若有心之人拿此事做文章參奏孩兒一本,平白叫聖上為難。”

鄭氏心知此言不差,褚昉如今春風得意,得聖上青睞,不知有多少紅眼睛盯著他,就等著揪他的小辮子,他果真娶了平妻,雖無關朝堂,少不得生出些麻煩來,若陸氏沒輕重再鬧上一場,褚家怕是要變成京都的笑話談資。

“就依你所言,這事放一放。”鄭氏妥協地說道。

母子倆敘話片刻,陸鳶也來問婆母早安,例行公事問罷安,又說了些關於壽宴的安排,便沒了其他話,正欲告退時撞上了褚暄夫妻,同來的還有鄭孟華和一雙兒女。

因為娃娃的緣故,松鶴堂很快熱鬧起來,歡聲笑語不斷。鄭孟華的一雙兒女是龍鳳胎,都已三歲,冰雪聰明,在眾人的逗弄下賣力背了幾首長詩,惹得鄭氏稀罕不已,摟著人一口一個乖孫,難免就想到自家兩個兒媳。

王嫮進門才一年,肚子沒動靜就罷了,陸鳶進門可是兩年有余了……

鄭氏看向陸鳶,眼中多了幾分嫌厭。

陸鳶身形單薄,一看就是不好生養的主。

鄭氏抱著男娃,忽然心念一轉,對陸鳶道:“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進門時間也不短了,怎麽至今沒有動靜?”

此話一出,堂上頓時安靜下來,誰都沒想到,鄭氏會當眾問出這樣的問題。

陸鳶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她明白婆母的用意,婆母在為鄭孟華嫁進褚家鋪路。

她小門小戶,見識淺陋,這些都罷了,連孩子都生不出來,褚昉娶平妻進門無可厚非。

陸鳶沉默不語,鄭氏不耐道:“照卿年紀不小了,子嗣上不宜再等,你做妻子的,總該為他分憂。”

言外之意,或退位讓賢,或為夫納妾,總要做些什麽。

陸鳶這才恭謹地應了句“是”。

王嫮適時笑著勸道:“母親,你急什麽,三哥和嫂嫂都還年輕呢,尤其是嫂嫂,也才十八,正是大好年華呢。”

這話乍一聽是在替陸鳶解圍,可當著鄭孟華的面說便有些不妥。

鄭孟華小褚昉兩歲,如今年已廿二,概因嫁人之後過得並不如意,容色有些頹靡,比同齡婦人都不及,更別說與花容月貌的陸鳶比了。

果然,王嫮才說罷,鄭孟華看了陸鳶一眼,眼睛便紅了。

女娃已經知事,知道母親紅了眼睛是難過了,聲音軟糯道:“阿娘,你怎麽又哭了?”

“沒有,沒哭,果兒看錯了。”鄭孟華強顏笑著道。

鄭氏見狀,既惱恨王嫮口不擇言,也遷怒陸鳶冷眼旁觀,厲聲喝道:“年輕如何,不過空有一副皮囊,以色事人,最是下賤,有何值得說道的!”

王嫮見婆母惱怒,縮著脖子躲去褚暄身後。

陸鳶垂著的眼中掠過一縷冰冷的光,隱在袖中的手掐緊了掌心。

良久,她平靜道:“母親,若無他事,容我告退。”

鄭氏嫌厭地連連揮手,一眼都不想多看她。

陸鳶出了松鶴院,咬緊唇瓣,心中勸慰自己:快了,等過了壽宴,一切都快了。

作者有話說:

【1】化用自唐杜荀鶴的《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