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黎楠與兩位教練分別擊掌,轉身朝著冰場環繞一圈後,在中央的位置停下。

“現在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男子單人滑進入自由滑的二十四位選手已經有二十三位選手完成了節目,目前僅僅只剩下了一位選手即將開始他的表演。”

“他,是黎楠,曾經是登上冬奧花滑領獎台最年輕的選手,在上一屆的冬奧會中,他以294.69的高分奪得了銅牌,當時,他年僅十五歲,不滿十六周歲。”

“四年之後,他再一次站在了冬奧會的賽場上,此刻的他,年僅十九歲。”

“就在兩個月之前的大獎賽總決賽上,黎楠成功超越了安德烈選手,奪得了金牌,不知道他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精彩的表現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

音樂響起。

解說間也順勢安靜了下來。

燕式旋轉。

黎楠的很多場節目,開頭必然是一個旋轉,這已經是黎楠的老習慣了,很多長期關注著黎楠的冰迷都知道他有這樣的習慣。

有一個安德烈在前刺激著黎楠,他幾乎是全身心都投入了這一場節目表演中。

浮腿緊繃,上半身向前,一只手向上擡起,掌心想向下,仔細觀察他連指尖的弧度都是繃直的,形成了非常漂亮的線條,旋轉時更是如此。

令人驚訝的是,黎楠旋轉時的軸心幾乎沒有多少偏移,若是此刻有人看到冰面上由黎楠冰刀劃出的痕跡,就會發現那一圈圈的白痕幾乎是重疊在了一起。

真是可怕的基本功。

安德烈站在圍欄邊上,手心緊緊攥住了欄杆。

三圈過後,黎楠變換姿態,原先緊繃的浮腿彎曲,同時身體後仰,兩只手拉住了冰刃,變換姿態幾乎沒有用多少時間,看著就好像一下子就完成了姿態的轉變。

他更強了。

安德烈心中都生出了一股絕望。

和天才成為對手的人或許都有如此的感想,自己多麽努力,在以為這一次對方不會超過自己,或者以為對方那已經是極限了之後,總會發現對方還能更進一步。

天才或許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在進步,仿佛沒有極限一般的天才。

甜甜圈旋轉過後,黎楠腰身一個用力,拉著冰刀提起,轉而進行提刀燕式旋轉。

過程流暢,沒有一點停留,改變姿態時都不曾有過減速,可見黎楠在基本功上下了多少功夫。

旋轉結束,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步伐接上。

在一個轉三後黎楠迅速向前起跳,一個漂亮的3A落下。

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黎楠的3A,他是在青年組就能把3A玩出花來的天才,時間過去這麽久,黎楠沉寂了整整一年多才把起跳姿勢和發力點更改,現在的他做曾經就會的跳躍更加如魚得水。

帶上了舉手動作,黎楠展開雙臂落下。

裁判紛紛點頭,給黎楠這一個堪稱完美的跳躍拼上了分數。

其中在短節目就被黎楠給‘俘獲’的帕爾更是毫不吝嗇地按下了+3的按鈕,這樣一個無論從遠度、高度、還是空中姿態上來說,都無可挑剔的跳躍,值得他給出一個+3的評分。

黎楠的伴奏對上別人來說是有點吃虧的,畢竟他是原創音樂,在知名度上就落了下風,也不方便別人代入伴奏,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進行演繹。

相對的,這個音樂,因為是黎楠親手制作的,是完完全全貼合他的風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他親身經歷過的,他對這首伴奏的感悟更深,能夠表演出來的情感也更加細膩。

一曲舞蹈會擁有感情嗎?

會的。

那作為冰上的舞蹈,花樣滑冰能讓觀眾在不了解音樂的前提下,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感情嗎?

很難,但是同樣也是可以做到的。

以黎楠現在的演技與感染力,在這方面根本不成問題。

黎楠是天才,他還比別人多了一世的經驗,也是那一世的經驗,讓黎楠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

黎楠一直覺得這一個系統是他開的一個掛,但實際上真正的掛,是他有著比別人多出來一世的經驗。

定級步法結束,定級破天荒地給到了4,黎楠現在的狀態非常好。

神谷朝生評價:“這家夥……他也許是唯一一個能夠打破花樣滑冰對亞洲人,或者說是對亞洲國籍限制的人。”

花樣滑冰一直被戲稱為高貴國籍的運動。

這是一句嘲諷,但也是一句赤、裸、裸的現實。

因為花樣滑冰需要在冰上做出各種動作,其實體型嬌小的亞洲人更加適合這一項運動,而歐洲人因為基因上的限制,在花滑上的‘壽命’不如亞洲人。

可偏偏,在花滑歷史上能夠留下姓名的,幾乎都是歐洲國籍的選手,早些年根本沒有亞洲選手的身影。

這其中或許也有花滑傳入亞洲的時間還短,亞洲這些國家停止動蕩,國力逐漸富強,剛剛能夠開始搞體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