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依然優勢在我!(第2/3頁)

但現在何迪就只能拼命了。

而且就算何迪萬一戰敗,最後還有虎門為主的沿海要塞,這些要塞並不比三山堡,秣陵關這些差,既然後者能擋住禦營,這些當然也能擋住京營,禦營還有色目勇士這種可以赤膊沖大炮的,京營恐怕沒有這麽悍勇的。

再說就一萬五千京營,這個實力進攻廣州還是有些天真了。

沒多大點事。

優勢在我!

所以他並沒有撤回進攻京城的禦營,反而要求後者加緊進攻,反正如果能守住就沒有必要撤回,如果守不住撤回也沒用,難道廣州守不住了,建文還能再去別的地方,就算他還想繼續逃跑做他的皇帝夢,那些士紳也沒興趣再陪他,這樣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而且北上是順流直下,勢如破竹般向前。

但撤退是逆流,從京城撤到廣州估計得三個月……

而且還是順利的情況下,沿途沒有意外,沒有刁民破壞,沒有倒戈的等等,總之還得是理想狀態,不是理想狀態就遙遙無期了。

完全沒這個必要。

相反如果能在這期間攻破京城,那局勢就是立刻逆轉。

總之沒必要回防,就繼續加強進攻,讓那些色目士兵繼續沖,反正現在不沖以後也就沒機會了。

為了他們的生存權,戰鬥吧!

而此時楊豐護衛的執政艦隊,已經打著南下旗號駛離基隆,但在向西駛出岸上人們的視野後,艦隊緊接著一個掉頭,然後趁著夜晚在基隆外海向東,折向南沿著海岸開始南下。這一帶目前還沒人,不過明軍在海岸有幾個已經標記好的淡水補給點,大致上也就是花蓮,台東等幾個河口,至於土人當然不少,不過他們現在過著很原始的生活。

至少不存在泄密的可能。

近兩百艘雙桅縱帆快船,炮艦,捕鯨船,就這樣以平均五節航速南下,總共四百多公裏而已,這個速度的艦隊也就兩天,中間都不需要任何停留補給,很快他們到達七星巖。

不過沒有直接轉向西。

台南是廣東捕鯨商人的據點,他們有大量的捕鯨船在這一帶,而且他們的捕鯨船比滿載士兵的艦隊肯定要快,一旦遇上廣東捕鯨船,後者很可能會搶在艦隊前面到達虎門,然後向建文報告,所以艦隊繼續向南,然後避開這片捕鯨場直插虎門。

五天後。

大奚山,屯門守備所轄丙字號哨船巡邏中。

目前珠江口三門各有一個守備,虎門守備,屯門守備,澳門守備。

後者當然是駐蠔鏡,以蠔鏡為基地,那裏民間就叫澳門,這時候的珠江口和現代差異可以說巨大,不但澳門以南包括一直到崖門以南,全都是淺海甚至灘塗水道,而且虎門向西一直到香山也全是海面,香山縣城外面就是大海。

所以這一塊最重要的就是蠔鏡或者民間稱呼的澳門。

因為它是進入現代磨刀門水道,而這時候無數錯綜復雜的淺海灘塗區的主要補給點。

也是走私貿易的天然樂土。

何家手中掌握海上貿易專營權,事實上壟斷官方到南洋的貿易,但既然他們玩壟斷就只能逼著其他系統的士紳另外想辦法,而廣東本土第二大勢力潮汕海商當然也有權從廣州把海外來的商品運輸到潮汕。這個肯定不是海外貿易,而是大明的國內甚至省內貿易,只不過走海路而已,同樣安南到廣州肯定也是國內貿易不算海外貿易。當然,事實上水師會扮演海盜,在海上把這樣的商船擊沉,但從安南陸路北上,或者從安南走沿海到合浦就不是水師能阻擋了,而到了合浦的商品再出來就變成走西江的內陸貿易了。

然後這些商品再走西江錯綜復雜的水網出現在澳門,成了潮汕海商運往北方的主要商品。

同樣潮汕海商運到澳門的北方商品,也會變成內陸貿易。

當然,潮汕海商裏面也有一堆漳泉海商。

後者是潮汕海商的主要合作夥伴。

至於屯門倒是沒什麽走私,畢竟何家的老巢就是東莞,他們用不著走私,倒是主要查走私。

所以……

“百戶,今日進賬不多啊,才收了兩艘船的。”

在丙字號排槳哨船上,一名軍官看著一艘向北遠去的商船,而他手中拿著的則是一沓鈔票。

這是剛才那艘商船給他們的。

屯門守備主要任務就檢查走私船,理論上需要對所有從珠江口過去的商船都攔截並登船檢查,看上面載著的貨物有沒有何家商號的出貨單,沒有那就是走私了。按照建文給何家的專營授權,只要是大明境內的海船運載專營授權範圍內的商品,都必須有何家的商號開的出貨單,因為只有何家的商號,有權從南洋運輸香料等專營物資到大明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