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群魔亂舞的罪惡之城(第2/3頁)

他說道。

“私通逆黨,死二。”

小公主點了點頭說道。

緊接著她擡手又一槍,安陸侯夫人手中剛剛撿回的鐵券又掉了。

“附逆,死三。”

小公主說道。

然後緊接著又一槍。

“你們家的鐵券沒用了,留著做個紀念吧!將安陸侯押入詔獄,嚴刑拷打看看還有多少同黨,安陸侯鐵券已免三死,作廢,以後吳家再犯罪就依律處置。”

她說道。

可憐的安陸侯夫人,抱著已經多了三個彈孔的鐵券,在那裏號啕大哭起來,然後突然就像被氣昏了頭,沖到安陸侯旁邊,掄起鐵券就砸他。旁邊錦衣衛也沒阻攔,安陸侯只好趕緊擡起胳膊阻擋,然後被夫人手中鐵券砸的不斷慘叫。

因為他的愚蠢,他們家失去了鐵券的保護。

小公主很隨意地看了看,然後騎著馬徑直走了。

這是京城本地大逮捕中,身份最高的,所以她親自帶領,畢竟吳家是有鐵券的,而就在同時,錦衣衛和親軍衛士兵們,也在京城迅速逮捕包括江陰侯吳高在內其他在名單上的。不過吳高屬於株連的,他是因為他弟弟吳壽安,後者雖然被反正的神機營所殺,但這種逆案是株連的,祖,父,兄弟,子都要殺的。不過女人和未成年人不殺,賜功臣為奴,而已經出嫁的女兒無關,完全無關,包括已經定親但沒有過門的,也直接送到婆家算是過門。

吳高是吳壽安親哥哥,哪怕的確沒有參與,也是要株連的。

最多不一定殺了。

畢竟他當時在山西,根本不知道南方發生的事情,而他也有鐵券。

而吳傑是必須殺的。

他在朱允熥親征前,就和吳壽安一樣被收買,在蘇州南邊始終以各種理由不進攻,雖然主要原因是吳壽安進攻失利,他們知道不一定能打開蘇州。這種情況下還不如守在外面,享受士紳們源源不斷的收買,再說局勢不明,觀望一下也不錯,後來朱允熥一死,他立刻就爽快地加入朱允炆手下,然後朱允炆失敗,他又毫不猶豫地倒戈。

這種人不殺,朱允熥都死不瞑目啊!

他之所以禦駕親征,還不就是因為吳壽安和吳傑都陰奉陽違,在蘇州外圍搞靜坐戰爭?

“這算什麽?

我們忍了三十年,終於送走了一個暴君,但現在卻又迎來一個新的暴君?

天下何時能主聖臣賢?”

看著騎著馬拎著手槍,在大街上走過的小公主,路邊一輛馬車裏,正在離開這座城市的前吏部尚書茹瑺苦笑著,他已經告老了,現在的朝廷太危險了,他一把年紀還不想把命丟在京城。

他可是元老重臣。

朝臣們想抗爭,肯定要推著他帶頭的。

那時候他是帶頭還是不帶頭?

帶頭鬥不過楊豐,作為劉三吾老朋友,他可是很清楚楊豐的可怕。

但不帶頭得罪同僚。

或者說得罪同僚們身後的各地士紳。

聰明人就是要跑路的。

茹瑺本來就不是那種可以為理想拼命的,他是官場老滑頭,在朱元璋手下能當十幾年尚書,躲過一次次大獄,那都不是一般的老狐狸,真都是屬於成精了的,那對危險的感知異常敏銳,目前情況下,當然要趕緊告老逃離這片戰場。

“主聖臣賢?

主聖臣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他身旁同車送行的暴昭看著外面這畫風詭異的一幕說道。

對於他們這些大儒們來說,的確是畫風詭異啊!一個身上穿著板甲的年輕女人,騎著高頭大馬,拎著來自六百多年後的手槍,帶著肩扛燧發槍穿著胸甲的士兵。後面還有穿著黃罩甲的錦衣衛,中間拖著一個穿賜服的犯人,兩旁是無數向著公主行禮的百姓,但裏面有不少年輕女人,居然穿著很有現代影樓風的長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大膽的,居然穿著褲子,不得不說在這些老臣看來,這個世界已經有點群魔亂舞的味道了。

事實上外地儒生,很多的確對京城的評論就是群魔亂舞。

主要是服飾制度亂了。

小公主自己就是帶頭趕時髦的,過去是因為她爹壓著,朱允熥繼位後對這個問題不太在意,已經有女人公然穿著奇裝異服上街了。

現在完全亂了。

畢竟不但小公主自己,連皇後都被她帶著畫風走偏。

另外男人打扮也亂了,服飾也越來越以實用化為主,尤其是穿褲子的越來越多,畢竟這個真方便,總之朱元璋制定的那些服飾制度,基本上沒什麽人在乎了。至於說一些平民禁止穿戴的也沒人管了,畢竟經濟發展迅速的結果就是追求奢華,過去平民不能僭飾金玉……

現在誰管?

五台山工業園裏的工人,都喜歡戴著金玉飾品,還是從小公主的店裏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