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南明(第2/3頁)

朱棣說道。

所有人都沉默著。

大家都清楚,朱允炆這是被他四叔玩了。

從一開始就是個陰謀。

在這片詭異的沉寂中,劉榮供述了整個過程,包括朱允炆,齊泰,方孝孺,黃子澄如何定計,方孝孺詐降哄皇帝親征,朱允炆以相會為由,把皇帝引誘到楓橋。

甚至事後對吳壽安等人的收買也都全交待。

“明白了嗎?

大行皇帝就是允炆謀害,他為臣犯下弑君之罪,為兄犯下殺弟謀產之罪,如此之人豈配繼位?

若他繼位,大行皇帝死不瞑目。

至於他兩個弟弟,哪怕以大明律也是要誅連的,同為有罪之身,自然也不配繼位,如此算來,還有何人可繼位?

燕王?”

小公主說道。

說著她轉頭看她四哥。

朱棣趕緊站起……

“諸位,小王移藩西域,世鎮西域乃太祖高皇帝旨意,豈敢違背,小王斷無染指帝位之心,若再有人以此相逼,小王當即刻離京,回北平帶著家人遠走西域。至於皇位歸屬,小王倒是覺得,以皇女繼位也未嘗不可,畢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若大行皇帝無血脈留下,自然另作他選,若大行皇帝有子,自然還是兒子,可如今只有這一遺腹女,那也別無可選。但皇女繼位終究只是權宜之計,於其本人自然不得已而為之,但以後這太子就得另作他選。”

他說道。

楊豐微笑著看了看他。

所以朱棣知道現在鬥不過,形勢所迫只能接受現實,但卻給以後預先埋雷。

“四哥果然深明大義,不過以後之事,皇後倒是也想到了,皇女繼位成年之後,生下的兒子只能算外姓,外姓自然不能染指大明江山,但其生下的女兒,卻可以嫁給宗室,這姑表之親就可以了,而再生下的,自然也就是我朱家人。

也就可以繼位了。”

小公主說道。

朱棣目光在遼王身上掃過。

“如此倒是不錯,只是到時候所嫁之人,就得好好挑選了。”

他說道。

這他瑪就是給遼王量身定做的。

到時候這個女皇生下的女兒,跟著男方姓,也就是異姓,在小公主操做下,嫁給遼王的曾孫,也別管年齡有沒有差距,反正這屬於表親,最終生下兒子就是皇位繼承人,皇位事實上轉入遼王一系,這個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這個是自然,到時候就看女皇如何挑選了。”

遼王笑著說道。

“那可不行,這是皇位,咱們最好立個規矩。”

周王淡然說道。

大家都不傻。

你們倆可是一個媽生的,未來有楊豐在,別管誰是皇帝,小公主都是朝廷說了算的,尤其是個女皇,她和楊豐又是擅長讓好樹苗長歪的,最終女皇成長起來,還不是把他倆當親人對待。遼王也已經有兒子,比女皇雖然長一輩,但年齡只是略大,只要早點成親,估計再過十四五年,就可以有兒子了,這個也就和女皇同輩。而小公主今年二十出頭了,她要是蠱惑著女皇也二十以後大婚,估計生下的女兒也就很有可能和遼王曾孫輩年齡上差距不會超過十歲。

小公主把遼王的曾孫弄到身邊,和女皇的女兒天天一塊,最後成親不就是順理成章嗎?

她倆的兒子就是皇帝。

“那五哥以為該立何種規矩?”

小公主說道。

“到時候如何選婿,不能由女皇決定,而是應當把宗室之中同輩之未婚者集於京城,然後在太廟,請太祖高皇帝決定。”

蜀王說道。

他們也都醒悟了。

“抓鬮?”

楊豐說道。

“呃,由太祖高皇帝定奪,抽到的自然就是太祖高皇帝所擇。”

楚王說道。

抓鬮是最公平的。

畢竟這樣人人都有可能。

楊豐無言以對,遼王還想說什麽,小公主用目光示意了一下,他也就閉上嘴了,就這樣經過宗室和重臣們會議決定,盡管皇後生下的是女孩,但作為大行皇帝唯一骨血,只能由這個女孩繼承皇位。但這只是權宜之計而已,所以女皇的太子,依舊必須是朱家的男丁,至於選擇方式,則是由女皇的女兒,嫁給宗室誕生。另外以後如果再出現此類特例,可以按照這個規矩,也就是如果未來皇帝出現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情況,也一樣由女兒繼位,但繼位之後生下的兒女都沒有繼承權,只有女兒嫁給宗室後,生下的朱家男丁才有繼承權。

而兄終弟及的情況,只有皇帝沒有兒女的情況下才可以。

如果女皇沒有女兒,或者她的女兒沒能在她駕崩前生下兒子,那她的兒子也沒有繼承權,只能從她爹的兄弟輩選,沒有兄弟就繼續向上。

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