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今年流行靖難(第2/3頁)

楊豐說道。

“哼!”

藍玉冷哼一聲。

然後他頹然地坐在那裏,帶著不甘和憤怒,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緊接著把酒杯摔在地上,當然,不會有摔杯為號了,他部下核心就是四個軍的神機營,後者根本不可能為保護他和楊豐為敵。

實際上這四個軍的主要將領,在之前接旨時候,就已經明確向監國皇後效忠。

他們是皇帝陛下打造的軍團。

皇帝陛下死了,沒有後代的話他們當然支持燕王,但現在得知皇帝還有遺腹子,那當然要忠於皇後。

“涼國公,若是沒別的事,那楊某就告辭了,祝您一路走好。”

楊豐說道。

說完他站起身走向外面。

藍玉沒有說話,只是在那裏喝著酒,就在楊豐出門時候,永平侯謝成走進來,他也沒看楊豐,徑直走進了大堂。楊豐看著自己老朋友的爹的背影,想了一下老朋友,至於他倆在裏面接下來如何一邊喝著酒一邊罵朱元璋,這個就不關楊豐的事了。他看著謝成進去,順手給他們關上了門,讓兩個原本歷史上一起上路的家夥重新走上他們的道路,而他就那麽一直走到外面。

小公主還等在外面呢!

“怎麽樣了?”

小公主問道。

“他們都是聰明人,都已經到這一步了,不會做蠢事。”

楊豐說道。

這時候一名將領走到他們身旁。

“公主,北岸各軍撤退。”

他行禮說道。

“他們在等燕王,不用管他們,燕王不會那麽蠢的。”

楊豐說道。

周德興等人後撤同樣也是為了繼續拖延時間,藍玉是沒地方撤,但他們可以一直向後撤,反正小公主的馬車速度也不快,只要他們不停後撤就能一直拖到燕王做出決定。不過朱棣不會那麽傻的,畢竟他現在已經全身而退,再重新卷入就是自己往這個坑裏跳了。而且除非他在北平稱帝,否則終究沒什麽用,這個遺詔只有皇帝能改,哪怕他也稱監國,一樣也是沒資格改的,但如果他稱帝,那就讓自己沒有退路了。

他現在依然有退路。

畢竟他就算輸掉內地,也還有西域。

不過……

世事無絕對。

也不排除朱棣真怕自己朱家江山被他竊取,所以毅然決然的選擇為朱家江山而戰。

總之兩種可能都存在。

“走,咱們也該休息了!”

楊豐說道。

然後他倆登上馬車。

第二天。

留守司的人稟報公主殿下,涼國公藍玉和永平侯謝成,追隨大行皇帝去了。

他倆都是喝醉後讓手下用短銃來了個痛快。

這種自殺方式明顯受歡迎。

畢竟吊死,服毒,自刎都免不了難受,只有這種簡單痛快,頂著太陽穴扣動扳機,基本上不用感受到痛苦就死了,至此藍玉最終還是結束了他的生命,實際他也已經年過六十,對於古人來說這已經很好了。

楊豐把藍玉的大軍,交給了從清流關趕回的張翼,他不用追隨大行皇帝,鶴慶侯也是第二代,他爹是淮西二十四將裏的張龍。而此時楚王和隨後從武昌趕到的瑉王,也都已經進京準備會葬,瑉王是帶著曹興一起,所以曹興在京城下船後,也只能對著孝陵自殺了。

於是又一個老將倒下。

而楊豐和小公主渡過淮河,繼續向北傳旨。

至於朱允炆繼續撤退。

但他依然受到沿途文官和士紳的擁戴,並以皇後,含山公主,楊豐三人勾結欲竊取大明江山為理由,移檄四方,號召大明忠義靖難。

大家都喜歡靖難。

所以……

北平。

“靖難,靖難!”

“靖難!”

……

燕王府內,一幫將領們義憤填膺地高喊著。

而朱棣則一臉凝重地坐在他的寶座上,默默看著他們的表演。

的確是表演。

他當然很清楚,這些人的反應跟他們對朱家的忠心無關,他們只是想借此成就公侯萬代而已,但問題是他們就算失敗,也沒什麽太大損失,畢竟他們只是一群指揮甚至千戶百戶而已,哪怕戰死沙場,他們的家人也不會有什麽事的。

最多不過淪為庶民。

與成功後獲得的相比,冒這樣的險完全值得。

可他不一樣,他一旦失敗,那麽將失去一切。

爵位,西域的封地,統統都將不再屬於他。

“大王,您還猶豫什麽?楊豐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公主已經被他迷昏了頭,根本不會想別的,更何況一旦她生下兒子,難道不想自己的兒子做皇帝?無論皇後是否生下皇子,楊豐都會讓他變成皇子,無非從外面找個嬰兒替換,皇後會同意,她只要有兒子繼位就行,是不是親生不重要,左右從小養著也沒別人知道。而公主必然把持朝政,皇後不過尋常女人,但公主早就掌控京城,無論軍民皆以其為尊,此次守城就可以看出,那以後朝廷自然是她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