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勒石燕然(第2/3頁)

“就算沒有彈藥,咱們用弓箭也一樣。”

譚淵很興奮地說道。

然後一幫人看著朱棣。

朱棣明顯也很糾結。

從感情上他是很想繼續,這是鑿穿整個草原,窮追六千裏,如果能夠俘獲額勒伯克,那就是戰神級別的威名,和李靖這些一樣直接躋身武將的巔峰。

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啊!

但理智也的確在告訴他,帶著一幫沒有後勤補給,而且已經長驅三千多裏的士兵,再繼續向前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而且再向前也不同於之前的,無論捕魚兒海,土拉河還是哈拉和林,其實都是明軍之前曾經作戰過的,清楚這一帶的情況。但再往前就是明軍沒有踏足的,雖然有楊豐的地圖,但地圖這東西並不能真正展現實際情況,更何況他那是六百年後的地形。

誰知道現在什麽樣?

六百年。

足夠很多河流湖泊出現變化了。

草原行軍並不是想怎麽走就可以怎麽走,因為不能遠離水源,尤其是在這種幹旱草原。

馬匹得大量飲水。

所以得沿著河流行軍,比如臚朐河就是他們之前進軍的依托,就算沒有河流,也得在湖泊間跳躍,一個湖泊到另一個湖泊,比如他們從開平北上到捕魚兒海,但再往前就是完全陌生地域了。

不小心會全軍覆沒的。

更何況前面還是目前蒙古各部匯聚的核心區。

這可不是東部早就被大明一次次征討清理幹凈了的。

“大王,有我在你怕什麽?若大王此番成功,其功可比衛霍,大明則永絕後患,天下萬民無不銘記大王之功績,不就是距離遠點,咱們三千裏都殺過來了,還在乎兩千裏?更何況天氣即將轉暖,也不用擔心嚴寒,至於彈藥省著點也夠用,再說就像老譚說的,咱們不用火器也能打贏。其實西域並不缺硫磺硝石,到了那裏之後都可以自己造。”

楊豐就像個小惡魔般在蠱惑著朱棣。

他還很有深意地看著朱棣。

朱棣皺了皺眉頭……

所以,如果他能成功,那他侄子還真就沒法動他了,畢竟這功勞實在太大了,如果他侄子要收拾他,會讓天下軍民寒心的。

同樣如果那時候,他要是反抗的話,也很容易獲得民心支持。

“各部查查還有多少彈藥,若有五成就追!”

他說道。

張輔等人趕緊查彈藥去了。

“但返回怎麽辦?就算咱們人可以吃肉,馬匹,駱駝,也得要足夠的飼料,光吃草也不夠啊!”

孫恪說道。

“返回?

返回幹嘛要走這裏?

從綽羅斯部到哈密衛才一千裏出頭而已,到嘉峪關也就兩千裏,進了嘉峪關就不缺糧食了。”

楊豐說道。

的確,回來不用走草原……

不過他還是要走草原的,他得回來帶著自己的奴婢回去,但朱棣的大軍直接向甘肅就行,這時候明軍已經完全控制哈密,甚至在那裏還有一個全部漢人的守禦千戶所。實際上楊豐一直鼓動朱元璋在哈密直接搞個都指揮使司,然後管理嘉峪關外所有羈縻衛,但老朱暫時還顧不上,畢竟大明這些年開疆拓土太多,國力也有點消耗較大。

最終各部檢查過之後,數張輔部彈藥最少,目前大概還剩四成。

他那種戰術這是必然的後果。

周興和孫恪部最多。

他們居然還有七成。

雖然明軍深入草原三千多裏,但實際上總共打了兩仗,一仗還是突襲人家營地,根本沒大量使用火器,和阿魯台部交戰只有張輔部是以火器為主,其他各部都是騎兵對攻,最多駝城進行了些防禦戰。

平均過五成。

這就可以了。

朱棣又下令各部重新整理,挑出五千騎兵護送傷兵和陣亡士兵,押著被俘的老弱婦孺和大量牛羊,一同返回土拉河的營地。

等開春後直接南下開平。

至於剩下的總共兩萬兩千明軍則繼續追擊。

五天後。

“你這是要把咱們帶到何處?”

張輔看著他們的向導,然後晃著手中指南針。

這時候天氣已經開始轉暖,甚至草原上的積雪都有些融化,估計再有個十幾天,就可以看到綠色,在零下三十度長驅三千多裏的明軍,明顯都看出精神振奮了許多。實際上他們的確已經很疲憊,雖說不至於影響戰鬥力,但在馬背上顛簸這麽久,人的體力消耗也很大。說到底明軍終究不是蒙古騎兵,後者屬於和馬背幾乎一體的,他們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一直騎著馬走,明軍這種程度,就難免有些疲憊了。

但久違的暖陽,卻讓此刻這支已經踏上完全陌生地域的遠征軍,終於心情都振奮起來。

“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