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你說我這手,它怎麽就管不住呢?(第2/2頁)

至於說它貶值,這個問題我們也存在。

而且和它貶值的原因也都沒什麽區別,就是用的太順手,總是控制不住多印刷一些的欲望。

你說我這只手,它怎麽就是管不住呢?”

楊豐恍如和中堂附體般拍著自己手說道。

不過憑良心說,寶鈔的貶值其實並不嚴重……

洪武八年確定鈔法,到現在過了十七年,貶值四分之三,這比美元強多了。

美元和黃金脫鉤是七一年,七一加上十七是八八年,和黃金脫鉤後的美元本質上是錨定原油,七一年原油不到兩美元一桶,八八年原油二十美元一桶,這可比寶鈔貶值快多了。

天下烏鴉真是一般黑啊!

美帝的節操居然還真就不如朱元璋。

張顯宗微微一笑,很顯然默認了這一點。

“那麽你們皇帝陛下是怎麽幹的?”

楊豐問道。

“賞賜,陛下每年都向軍戶賞賜寶鈔,那些征討獲勝的也是賞賜寶鈔,運輸軍需的民夫也是賞賜寶鈔,一些偏遠之地遇上饑荒,在以米糧賑濟之時,也會向災民賞賜寶鈔以備其使用,此外就是朝廷采買,營造這些都是。陛下賞賜越多營造越多,向民間放出寶鈔也越多,而民間用到寶鈔之處卻不多,且百姓也不會收藏寶鈔以為財富,到手的都急於用出,自然市面上寶鈔日增,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了。”

“所以這個問題無解。

就算通過一時的改革,讓鈔票能夠在他的刀子撐腰下流通,甚至幹脆連銅錢也禁了,但只要他還要印鈔票,那麽終究還是要面對鈔票存量增加,然後不斷貶值的問題。

這是這種貨幣天然的缺陷。

實際上也不只是這種貨幣,任何貨幣都存在這種問題,只不過金屬貨幣因為不是你想印就印,所以受到天然屬性的限制,但如果這種金屬的數量突然增加也同樣會貶值的,比如白銀,如果海外持續湧入白銀,每年湧入上千萬兩,你會看到一石米就得好幾兩銀子。

只不過紙幣在這個問題上尤為嚴重。

因為它根本沒有限制,完全取決於統治者的節操,而且得來太容易,畢竟開動印刷機什麽都有了,所以遇到麻煩首先想到就是這個,現在你們的皇帝還能控制住自己印鈔票的欲望,但以後的皇帝會越來越依賴這種方式。

他們會更加無節制的印鈔,最終讓寶鈔真的變成廢紙。

那時候才是真正的貨幣崩潰。

你還是趕緊去叫你們皇帝來吧,這個問題有很多內容不是你該聽的,你聽了才真有殺全家的危險。”

楊豐說道。

這個問題他真不能聽下去。

因為這關系到朱元璋的根本權力……

貨幣權。

理論上講朱元璋做的並沒錯,寶鈔的貶值不能算到他頭上,這種貨幣天然就存在這種問題。

任何貨幣都存在這種問題。

明末的白銀貶值問題同樣也很嚴重。

十七年只貶值到四分之一,這個貶值速度讓現代絕大多數國家信用貨幣無地自容。

美聯儲表示你真的還是太年輕了,俄羅斯央行笑而不語,歐洲央行表示我們從八歐元一克黃金到五十歐元一克黃金,也不過是用二十年。

但他的原則沒有錯誤,就是貨幣的國家控制權,封建時代朕即國家,他就是大明,大明就是他,他的貨幣控制權就是大明的貨幣控制權,而大明的崩潰本質上就是貨幣控制權的喪失。他防範的問題在後來被歷史證明,完全是非常有必要的,國家真的不能喪失貨幣控制權,所以他在後期就是禁止了銅錢,而禁止銅錢的原因很簡單。

江浙士紳商人就是不用寶鈔,以至於洪武末年在浙江寶鈔貶值到了一貫兌換一百六十銅錢。

至於原因很簡單……

他們有錢。

作為大明最富庶的地區,財富向他們那裏匯聚是必然,而且作為過去南宋的統治中心,世家大族早就存下了大量銅錢,甚至金銀。

那麽這樣發展下去的結果……

結果已經被明朝歷史很好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