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東罕(第2/2頁)

東罕近些年推崇文人治邦,許多士子雖出身低微,可也在朝堂謀得了一席之地,這些歷來不被人們重視的“無用書生”,地位也漸漸水漲船高起來。

當中不乏一些效仿王朝大家的士子,青衫仗劍,遊歷四方,哪怕是裝裝樣子,也能引起一片吹捧叫好。

雖然這大多是文壇中人自娛自樂,但重文抑武已是大勢所趨,即便是普通士卒,也曉得不要輕易去得罪這幫將來可能拜相封侯的文人。

王柄權毫無阻攔地進了城,看著小小一個令城就有不輸王朝一府的熱鬧景象,連他也不得不贊嘆這位東罕第一輔臣的手段。

來到一處酒館,夥計很熱絡地迎了出來,在銀子至上的東罕,普通夥計都比王朝來得腿腳麻利。

王柄權看著墻上掛的菜牌,用東罕語蹩腳開口點了幾個,夥計對此見怪不怪,收了銀子滿臉笑意地下去辦了。

如今東罕文官稀缺,近些年已有一些在王朝混不下去的文人來到東罕碰運氣,這些原本名聲不顯的讀書人在此都能混個一官半職,哪怕是個小吏,也比原來兩袖清風好得太多。

王朝對於讀書人一向仁厚,秀才可免徭役賦稅,見當地官員可不跪,舉人還能每月從當地官府領銀子。

即便沒有功名,穿著長衫走在大街上都會被高看一眼,因此輕易無人會去做這種被人戳脊梁骨的事。

這事還使得中原文壇難得意見統一了一次,他們給那些甘願自汙名聲事韃虜的文人起了個綽號,叫做“文奸”。

至於那位自稱文將的東罕第一輔臣,理所當然被視作了最大的文奸。

那些貨賣才學予異族的讀書人,就算靠易主謀得一官半職,到頭來也還會被東罕文壇瞧不起,文人最是排外,也喜歡打壓他人,因此這些人的仕途都不會太好。

據傳有一位老秀才,能力平平,在王朝參加了幾十年科舉,連鄉試都沒通過,最後實在想當官想得緊,就偷偷跑到東罕,做了個胥吏。

由於仕途實在坎坷,最後不顧臉面,認了個孫子輩的東罕京官作義父,淪為了整個王朝和東罕文壇的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