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君(第3/3頁)

新皇拿起奏折,仔細翻閱一番後說到:

“折子很不規範,既沒寫明匪患來源,也沒寫他們具體劫了多少財,殺了多少人,只說他們為禍鄉裏,屠戮百姓。”

王柄權點點頭,平靜道:

“安俸縣,隸屬路寧府,當地縣令和府台是連襟關系,二人勾結當地豪紳,橫征暴斂,中飽私囊,單就縣令一人便掌控了全縣近一半的土地。

這些年被他害得無家可歸的百姓不在少數,折子上那些被他砍了腦袋的暴民和山匪,分明就是土地被強占的普通百姓。

就算其中真有匪寇,也大多是被逼到走投無路的窮苦人。”

新皇聞言面露駭然,他一直以為中州豐收,當地百姓一定可以過個好年,不想這些竟和他們沒有一點關系。

王柄權繼續說道:

“那些被侵占了土地的百姓,若是身強力壯願意當個佃戶,倒也能熬過這個冬天。至於一些老弱病殘,恐怕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不知大雪過後又要凍死多少人了。

許多想要上京告禦狀的百姓被中途截下,按暴民論處了,個別運氣好的熬到了京城,又被朝中與此事有所牽連的官員給暗中除掉了。

整個路寧府的百姓,幾乎沒有不罵皇上的,可皇帝又能知道些什麽?”

“而且不僅是路寧府,許多地方都有官家侵吞土地的現象,還地於民,已是刻不容緩。”

王柄權說完,便靜靜注視起對面年僅十四的孝存帝,後者聽到此處沉默了,他不知道王朝看似繁榮的景象下,究竟隱藏了多少陰暗。他沉默許久,才終於開口道:

“此禍非在某一官員,而在吏治,在查處不嚴,在官官相護。”

這個從小便長在皇宮的孩子,只知百姓苦,卻不知苦到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他在王柄權看不見的地方死命攥緊了拳頭,吏治需改,迫在眉睫。

王柄權見狀目露贊許,眼下這位小皇帝,或許可以成為不輸前面幾位帝王的明君。

……

良久過後,心情平復的小皇帝問到:“皇叔是如何知道那些官員什麽秉性的,甚至連一個縣令侵占土地都知道?”

王柄權微微一笑,淡淡道:

“聖賢常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以前我不以為意。

這幾年闖蕩了不少地方,東南,西北,西南都轉了一圈,了解了許多風土人情,也道聽途說了許多事情,也算對中原一知半解了。

像是路寧府的事情,便是聽當地百姓講起的。

皇上倒也不必太過擔心,凡事都要講求個循序漸進,路寧府一事我已經派人去處理了,朝堂上那位牽涉其中的大員,過幾天也會找個理由將他降職外調。

不過正如陛下所言,此禍根在吏治,需盡快處置。

雖說被百姓罵的官不一定是昏官,但被所有人誇的一定是好官,所幸在回京途中遇到一位,這才知道真正的父母官該是什麽樣。”

王柄權平靜的一番話,讓孝存帝打心底佩服起這位皇叔來。

“有朝一日,我也要像皇叔一樣,將整個王朝都走一遍。”

王柄權聞言含笑點頭。

……

“皇叔去過那麽多地方,一定經歷過不少趣事吧?”

“想聽?”

“嗯。”

“先批完折子,我慢慢給你講。”

“好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