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顏如玉(第2/3頁)

不成想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善念的一舉,如今竟救了自己一命。

之後這位成秀才當年及第,位列三甲,之後一路升遷,直至現如今的五品大員。

此次作為欽差大臣,巡視中州,剛到這裏,就遇到這档子事。

成欽差來這的路上,就道聽途說了許多當地官商勾結的事情。

起初聽說今天有人要被斬首,就翻看了一下卷宗,發現了諸多疑點。

料想是哪個倒黴的平頭百姓,遭了無妄之災,於是第一時間阻止了行刑。

不成想無意間竟救下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也算是天理循環了。

成欽差和老秀才相互道過謝,老秀才就打算轉身離開。

如今對方已是高高在上的大官在,自己一個土匪賬房,就算是過命交情,二者也是雲泥之別。

就在這時,成欽差叫住了老秀才,並將之前被官差收走的銀子遞換還給他。

老秀才猶豫一番,還是接下,粗略一掂量,只多不少。

成欽差看出了老秀才的疑惑,解釋道:

“官府無故關了你一個多月,這多出來的錢就當是對你的補償好了。”

老秀才這才戰戰兢兢收下了銀子。

成欽差略一猶豫,還是說出了心中所想:

“老先生,與匪寇同流,終歸不是我輩讀書人該走的路,還望老先生盡早抽身,以免以後再像今日這般,惹火燒身。”

忠言逆耳,老秀才知道對方是出於好意,捋了捋胡須,笑道:

“多謝大人關心,老朽當日險些餓死,是望石寨的白大當家賞了口飯吃,雖然聖人有過‘舍生取義’的教誨,但怎奈老朽終究是肉體凡胎,抵得住誘惑卻抵不住腹中空空。

於是就跟著那白自敬上了山,小老兒雖然進了山寨,卻是半點為非作歹的事都不曾做過,這些年除了教授大當家的女兒讀書外,也就是算算賬了。

這些年見多了看多了,卻仍是無法習慣寨中人的所作所為,這才向大當家請辭,想回縣城做一個教書先生。

不瞞大人說,這些銀子就是臨走時白自敬贈與我的本錢。”

聽老秀才說完,成欽差原本的憂慮一掃而空,全都化作了欣喜。

雖說老秀才沒做什麽壞事,但整日與山賊為伍,難保不會有朝一日被連累進去,連個全屍都留不下。

成欽差之所以對老秀才擔憂,除了對方曾救過自己一命外,還有一股子讀書人之間的惺惺相惜。

如今對方能迷途知返,多晚都不算晚。

成巡撫欣慰之余,親自提筆為老秀才寫了一份文書,然後蓋上了自己的五品官印。

在王朝,開辦私塾可以不需要官府的文書,甚至連像樣的教書先生也可以不需要,只要識字就行。

畢竟在這個時代,普通百姓能做到識字,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

但真正的名門士族,都會將孩子送到正規的私塾學堂中,教書先生都有功名在身,最低也是個秀才。

然而官府的文書,又豈是隨隨便便能給的,那看起來不甚值錢的一個縣令印章,市場行情價少說也要幾百兩銀子,更何況是眼前這種五品官員的印章。

若說之前成欽差是還恩,那現在的行為就是大義了。

老秀才一把年紀,難得眼圈泛紅一次,哆哆嗦嗦地接過文書,看了又看,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成欽差先是雪中送炭,如今又是錦上添花,這讓老秀才怎能不激動?

……

知縣被斬,新任知縣調任需要一個月左右,這段時間縣裏大小事務,只能由巡撫欽差成化吉暫為代管。

成化吉短短八年內,能由當初一介布衣,走到今日五品大員,甚至成為巡撫,手執尚方寶劍,掌握一眾官員生殺大權,自有其獨到之處。

單說他處理起縣中政務的手段,就讓當地縣丞主簿都看傻了眼。

短短三天內,縣衙積壓的百余件案子,除了幾個無從考證的陳年舊案,剩下的都被其處理得幹凈漂亮。

甚至有一件擱置了近二十年的兇殺案,也被他在卷宗裏查到了蛛絲馬跡,順藤摸瓜之下,將兇手抓捕歸案。

之後他又組織百姓掘溝改道,做了一番造福後代的水利。

他的這一系列舉措,贏得了當地百姓的齊聲誇贊,稱贊之余,又不免心生不舍。

不知這位真正當得上“父母官”三字的大人,何時會離去。

期間成化吉得空,就提著一壺花雕,去找老秀才下棋。

老秀才見對方絲毫沒有架子,漸漸放下了拘謹,二人一來二去竟成了罕見的忘年交。

在成化吉的幫助下,老秀才尋得了一處合適的庭院,稍加修繕就可以作為教書的私塾。

老秀才一輩子沒交什麽朋友,和他最親近的也就是徒弟白玉娘了,如今半百年紀能結識風光無限,前途更加無限的成化吉,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