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從現代穿回民國 (完)

葉鶴棲的這番演講, 最終被刊登在了《北大校刊》上。

畢業季,也是離別季。

第一個向葉鶴棲提出告別的,是桑佩珍。

她要拿著婦助會批的經費, 前往南方某縣, 在當地女性互助會的協助下,建立婦助會第一小學,並於今年年底開始招生。

火車站裏,桑佩珍提著一箱行李,穿著自己最喜歡的淺藍色長裙, 與葉鶴棲、沈潤書、黎溯一一擁抱。

擁抱過後,她長舒口氣,故作灑脫:“各位,還有什麽要叮囑我的嗎?”

沈潤書:“記得好好吃飯。”

黎溯:“有空就給我們寫信。”

桑佩珍連連點頭,目光最後落到葉鶴棲身上,語氣俏皮, 試圖活躍氣氛:“還有你呢?不抓緊時間跟我多說兩句?”

葉鶴棲沒有笑。

她將今早盛開的秋海棠別到桑佩珍發間, 溫聲道:“桑校長,珍重。”

桑佩珍眼眶瞬紅, 擡手撫花:“葉主席,珍重。”

火車已經開始鳴笛, 催促上火車的聲音此起彼伏, 桑佩珍沒有再耽擱,提著行李, 順著人流上了火車。

*

第二個告辭離開的, 是沈潤書。

大學四年時光, 每個人都在極速成長。

沈潤書本就是四人裏極聰明極有主見的一個,在大二那年, 葉鶴棲憑著自己專業第一的成績成為了陳嘉佑的助教,但最終,是沈潤書脫穎而出,成為了陳嘉佑的弟子,得以跟在陳嘉佑身邊學習。

夏日濃稠,蟬聲漸凋,沈潤書提著行李箱,從北大宿舍樓穿過北大教學樓。

黎溯有其它事情要忙,昨晚已經提前與沈潤書告過別,所以今天只有葉鶴棲來送他。

兩人沉默著走了一段路。

待到周圍沒什麽人,葉鶴棲才輕聲問:“沈潤書,四年過去了,你的志向是否還一如當初?”

沈潤書聲音溫和,陽光為他的發梢鍍上一層金光:“我的志向,從來都沒有變過。”

-我希望能做一個於國於民有用之人。

-為那些受到壓迫與剝削的同胞奔走發言。

-為國家崛起民族復興而獻出自己的才智、力量乃至生命。

早在很多年前,在那間狹小的出租屋裏,他就已經有了為革命殺身成仁的覺悟。

葉鶴棲說:“難怪陳嘉佑老師要收你為學生。”

她從來沒有向沈潤書確認過,但結合陳嘉佑的身份,不難猜到,沈潤書應該早就在陳嘉佑的推薦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這次回滬市,與其說是返回家鄉,不如說是奉組織的命令前往滬市潛伏。

沈潤書笑了笑,聽出了她話中未盡之意。

他沒有解釋,只是道:“還多虧了你寫的那本《長城裏的人民》。”

“嗯?”

“我很喜歡那本書裏描述的一切。”

夏風帶著一點兒潮濕與悶熱,迎面吹得沈潤書的眼睛濕潤起來。

他穿著長衫,戴著金色眼鏡,身材瘦高,氣質清雋,左手提著行李箱,懷裏還夾著一本書,像一位剛從講台上走下來的教書先生。

可這個時代容不下一張安靜講課的書桌,於是教書先生將袖子一挽,就轉身上了危機四伏的前線。

“你還記得我們是怎麽認識的嗎?”

沈潤書很少會向他的摯友們剖析心境,如今分別在即,前路未蔔之際,他倒是起了許多談興。

“我以前從來沒買過《婦女時報》,直到有一天,我去報亭買報紙時,恰好翻到了《婦女時報》。”

“那時報紙正在連載《長城裏的人民》第一期,我一看就看入迷了。”

“後來我在報紙上追完了這部小說,和黎溯去書店買《長城裏的人民》實體書時,恰好遇到了你和桑佩珍。然後我們四個就這麽認識了。”

沈潤書輕輕一笑,似乎是在感慨命運之奇妙:“我對國家現狀很失望,可我一直不知道,一個美好的國家應該是怎麽樣的。”

“直到我讀到了《長城裏的人民》,看到了裏面描述的場景,我終於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東西是什麽了。”

從那一刻起,他有了革命的覺悟。

但是,有了覺悟還不夠。

想要拯救這個國家,就必須尋找到拯救這個國家的道路和方法。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自晚清起,我們這個國家的有識之士,就將其它國家成功過的案例照搬到了華國。然後他們都失敗了。”

“這些思想制度都救不了華國。”

“直到俄國十月革命,直到我在陳嘉佑老師那裏讀到了馬克思主義相關著作,我終於找到了一條可以為之奮鬥終生的道路。”

說到這裏的時候,沈潤書的語氣不免微微上揚:“我堅信,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一直走下去,這個國家一定能夠變成書中描述的那般摸樣。”